僧人中也有武功上佳者,但畢竟稀少。大多是三腳貓般的師娘把式,入這寺隻為混吃混喝混日子,今夜不想把命也混沒了。
隨著摸上來的錦衣衛的增多,眾僧兵漸漸難敵,不過片刻便即潰敗,紛紛後退逃命。好在他們熟悉地形,梁濟寺大,眾僧各找地方躲藏。可又躲得了幾時?
銀若雪手提金槍率本營眾錦衣衛一路而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阻擋。
因她早放出‘一個不留,全部殺之’的狠話,是以路上的僧兵皆被錦衣衛劈殺在當場。
自埋骨的石塔後山衝到第六層院子裏,見地界寬敞,當中有一座嵯峨大殿矗立,殿前有近百人在一起正廝殺得熱鬧。
為首是一名矮矬僧人,手使一把長刀。他四周圍了五、六名錦衣衛,雖是群攻,卻仍戰他不下。
另外三十幾名僧人武功也都了得,且都相背而戰,打得十分得法,叫眾錦衣衛苦鬥不下。其他錦衣衛雖有心上前相助,奈何這院中已無兜轉餘地,上前也是無用,隻能眼睜睜地看著。
銀若雪卻不顧這些,高喝一聲,擰金槍向矮矬僧人攻來。這僧人正是悟空和尚,餘下的皆是他座前弟子。
其實這梁濟寺中僧人大致分成兩派:一派是悟空名下弟子;一派是悟真名下弟子。
悟塵不會武功,沒有弟子親傳;悟明和尚嫌寺裏眾僧人心髒體汙,根本不看在眼裏,不肯收弟子,隻有五十幾名刑堂掌刑僧人相隨。
悟空和尚和悟真和尚皆是陰狠毒辣性格,最容不得別人與其爭大,是以雖明是同門師兄弟,其實暗裏比殺親仇人還要相妒。
但二人自然也知一山雖不容二虎,可憑他們所為之惡早晚必遭圍剿,到時二虎聯手對抗總比一虎孤掌難鳴要強。是以雖長起摩擦,倒也相安無事。
二人善惡雖不分明,但教徒卻極嚴厲,是以名下弟子武功皆都不弱。入門早些的,其修為已堪與江湖上一流好手爭高下。這班人平時還顯不出能為,此刻卻盡成眾錦衣衛的勁敵。
銀若雪單槍來戰悟空和尚,與他糾纏的錦衣衛見了皆退。他們知道銀若雪眼睛生在頭頂上,目高一切,最厭有人助陣,何必惹她惱恨?
悟空本是淫邪之人,見來了一名花兒少女,手舞一條金槍。人如玉刻,槍似遊龍,快若疾閃般撲向自己,心下不禁暗笑,以為有便宜可占,將長刀向前遞出,與銀若雪打在一處。
但十幾招過後,二人皆驚,才知對方都不是易與之輩。
銀若雪素來是遇弱不弱,逢強更強的性格。見這和尚身材雖矬,武功卻好,一柄單刀神出鬼沒,端的難防。立時惹起她的興致,暗自加了三分小心,與悟空和尚下力糾纏。
悟空眼見這名花兒少女生得雖嬌,能為卻大,一條金槍竟全是進手的招式,綿密嚴謹,巧妙非常,顯是名家門下弟子,一時半刻怕鬥之不下。
偷閑瞧見圍上來的錦衣衛越來越多。悟空和尚縱是凶惡,心膽也寒,知這梁濟寺是守不住了。暗歎一聲,才明白原以為固若金湯的翠屏峰原來也禁不起官府的一攻。眼下最緊要的唯有保住自己的性命這一條,無心與銀若雪戀戰,尋機欲逃。
銀若雪正打得興起,豈肯輕放他走?
悟空和尚見逃不脫,轉念已有主意。看自己的一群弟子在不遠處與眾錦衣衛戰得正酣,便向他們靠攏過去,堪堪離得近了,突然縱身一躍。
他身形雖矬,跳的卻高,飄過眾錦衣衛和弟子的頭頂,已落身在隔院的山牆下麵,向眾弟子喝道:“攔住她。”轉身越過山牆,跳落在旁邊院中,向後山尋小路逃去。
銀若雪欲待追時,已有五、六名僧人攔在前麵,無奈隻得放悟空去了,和他的弟子打在一處。
這些僧人皆是悟空和尚座前的得意弟子,武功自然都不弱。但銀若雪以一敵眾,卻絲毫不怯。奈何雙方相差勢微,誰想先勝都難些。
如此鬥了二十幾個回合。銀若雪見占不到便宜,想這院中地勢寬敞,於對方有利。抬頭見麵前佛殿森然,以為其中空間狹小,他們人多,必周轉不開,自己卻易施展。
如此想著,一步步退入殿中,她卻不知那佛龕下麵童牛兒與唐婉蓮也戰得正酣。
童牛兒慣經風月,自有高妙手段。把唐婉蓮弄得生生死死,已幾個來回,早不知今夕何夕,身處何地,隻摟定童牛兒拚命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