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怎堪經風雨(2 / 2)

童牛兒點點頭,道:“多謝你一直陪著她。以前她那麼難為你和玉香姐姐,你卻不肯計較,仙女姐姐,你的心腸真是難得。”林鳳凰聽他突然又想起這個聽起來陌生的稱呼,忍不住微笑,道:“還叫什麼仙女姐姐?都是那麼遙遠的事情了。”一邊說,卻忽然想起第一次聽童牛兒這樣稱呼自己時的情境。

而那時的自己是多麼慌亂啊,膽怯得像一隻受驚的小老鼠,不知道該往哪裏躲藏自己才好。卻不想一眨眼,這多年已經過去了,如今物是人非,一切都不複當年模樣。而每當想起,那時感覺到的那種恐懼卻還是那麼真實地存在著,讓今日的自己仍舊不寒而栗。

回顧這多年來所經曆的困苦危厄,才覺得真的好像一場噩夢相仿,都奇怪自己是怎麼忍熬過來的。然後看著坐在桌邊的童牛兒,想著他曾為了自己而多少次冒著殺身喪命的風險奔波,忍不住有淚水盈眶。

童牛兒卻不知覺,隻把茶盞裏的茶水一口喝幹,卻還是不解渴,隻好再倒一杯。

既然知道了魏忠賢要去往何處,剩下的事自然就簡單了。南金先生和劍閣四俠等人密議一番之後,眾人便整理行囊,起身奔赴。

此時圍在山下的由董霸帶領的錦衣衛和官軍都早已經撤去。這個命令卻是由兵部發出,將這隻人馬調派往匪患更加嚴重的地區去了。此時的大明朝已經是風中之燭,飄搖不定。各處災民因為食不飽腹、衣不蔽體,已經到了無法生存下去的地步,所以都揭竿而反,把天下鬧騰得一片混亂。

此次前去劫殺魏忠賢的除了劍閣四俠之外,還有林猛和石佛俠薑楚,雲婆鶴翁等人。童牛兒原本不想前往,但眾人之中除了他以外沒有一個見過魏忠賢的,怕到時候認不出這個老賊,再無功而返。

童牛兒想著既然要幫著眾人報仇,索性就幫到底吧,於是爽快答應,與眾人同行。

第二日一大早,眾人喝過踐行的酒,便打馬上路,直奔北京至鳳陽的這條路上行來。然後追尋著向前,希望能在途中碰到押解魏忠賢的人馬,再找機會下手。

可一路走下來,卻一直不見魏忠賢等人的身影。眾人心下焦急,以為沒有追趕上,於是加快行進的速度。但直到鳳陽,也還是不見魏忠賢的行蹤。這些人中最焦急的不是別個,卻是童牛兒。他是極好麵子的人,以為自己花費心思弄來的情報有假,竟然把眾人全都騙了,一路奔波到此,卻還是找不到這老賊的身影,心裏好不鬧騰,咬牙暗恨楊公公這個不人不獸的東西。

其實楊公公給童牛兒的消息並沒有假,隻是時間上延後比較多。此時的魏忠賢已經離開鳳陽,奉旨回京去了。

原來崇禎皇帝是一向看著魏忠賢專橫跋扈長大的,所以心裏對他十分的畏懼,並不敢一下子就把這閹賊廢掉。他在九月采取了第一個措施,把客氏趕出皇宮。當時的魏忠賢雖然不甘心,但也不敢如何,隻得忍下,並以為以後還有機會把客氏接回來。

可不想進入十月之後,彈劾魏忠賢和魏黨的奏疏突然出現,而且鋪天蓋地一般多。魏忠賢自然不傻,他身邊又多有能人,自然猜得出若沒有崇禎皇帝的暗中指使,怕沒有人敢這麼幹。他們猜想得果然不錯,這正是崇禎皇帝打擊閹黨集團的借口。

到十一月份,魏忠賢被免去司禮監和提督東廠的所有職務,謫發鳳陽守祖陵,這就是楊公公傳給童牛兒的消息。隻不過楊公公有他自己的計算,以為這魏忠賢不管怎麼說也是和自己一樣的貨色,而且曾經位高權重,左右天下,是自己崇拜的偶像。若真的叫他死在童牛兒的手裏,自己實在是不甘心。但他也不敢得罪童牛兒,以為還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所以他在魏忠賢上路十餘日後才把這個消息告訴童牛兒,以為這樣自己兩邊都對得起。而魏忠賢到底能不能死在童牛兒的手裏,就看老天的安排了。

卻不想其實這是崇禎皇帝一個試探性的決定,就是想看看閹黨集團如何應對,能不能引起大的騷亂。等魏忠賢去往鳳陽之後,朝中一切太平,閹黨集團並不敢做螳臂當車的事。崇禎皇帝見沒有事,於是命錦衣衛去鳳陽擒拿魏忠賢,押解回京治罪。

當童牛兒等人趕到鳳陽時,魏忠賢已經在押解回京的路上。兩邊交錯而過,所以童牛兒等人到達鳳陽時沒有找到魏忠賢,也並不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