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南影這幾年幾乎沒有正當休息過。腰椎病日益厲害,沒有時間去安心檢查治療。而是自己動手,按照圖紙設計,製造一台牽引機,每天回到家,拉上半小時腰椎間盤牽引,延緩病情發作。孩子已經讀中學。去年,薑南影花幾十萬,送陸由辛去美洲讀書。這孩子在國內讀貴族學校,不怎麼用功。薑南影想著送到國外也許能學好。於是,送往美洲,由周倩麗作監護。沒有想到,大半年下來,成績沒有上去,錢到花費不少。總是不斷向薑南影要錢,說費用開支大,計劃中的錢不夠用。薑南影讓他業餘時間寫些感想類的小文章,發郵件過來看看。陸由辛是不喜歡寫文章的。於是從網絡上東拚西湊,組合了一大篇議論文寄給薑南影。薑南影一眼識破,把陸由辛狠狠教育一番。薑南影說,她希望看到的是真實、是誠實,而不是一大堆抄來的文章。周倩麗也無奈反映,說陸由辛不好管理。脾氣倔強,聽不進言語。但陸由辛寫給薑南影的信還是很親切的。語言也通順,寫的內容也很實在。他說自己才十幾歲,就被送到異國他鄉讀書,沒有到年齡,連打工的資格都不夠,所以花錢隻有向家裏要,希望母親諒解。薑南影沒有辦法。隻好立下規矩,每月花銷必須見帳單,一筆一筆例算清楚,發郵件回來。而且考試必須見成績單,否則,不再寄生活費用,要讓陸由辛立即回國讀書。陸由辛不想回國讀書,馬上立下保證,堅決服從薑南影提出的一切要求。這樣以來,薑南影才見到每月帳單和學習成績。錢是花了,但總算見到結果,薑南影心裏比以往塌實許多。不過,薑南影還在懷疑自己的教育方法。一味花費金錢讓孩子進好學校,做貴族學生,培養的結果,是不是在培養一種享受,而不是勤奮讀書?她以至後悔不該送陸由辛去美洲讀書。國文基礎還沒學好,又到國外學習洋文,這樣用錢堆積起來的教育,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當晚,薑南影給陸由辛回了一封短信,事後又上線QQ,與釋然禪遠聯係上,訴說自己培養孩子的困惑。釋然禪遠送一個微笑的符合給薑南影,然後陸續打出幾行字:人生什麼時候從利益中走出來,生活才會有真正的味道。否則,到老了,金錢你又帶不走,房屋更帶不走。惟一能帶走的是人生美好的回憶。如果我們整個人生回憶過程,都是為利益而勞碌憔悴著,意義何在?人生真正的快樂,不是沉浸在利益的對壘中,而是不斷從利益的枷鎖裏解放出來,獲得自由釋放。快樂的小鳥,是不會選擇黃金編織的鳥籠去生活的。它選擇的是充滿陽光的天空和綠色的空氣。人生也是如此啊……薑南影望著釋然禪遠這些話,深有感觸。她的心靈突然豁然起來。薑南影說:禪師說的好啊!我感悟了。我的教育算是失敗了。我是在用黃金編織的鳥籠,把孩子罩在裏麵。名義上目前是放飛出去,實際上,黃金的鳥籠還沒有脫離孩子的身體。釋然禪遠又送出一個笑臉,說:萬物生長,都有它合適的土壤。小樹栽好,人工培育是一半,小樹自己把根須往深處紮是另一半。人工把樹扶直,按時澆水。樹長到一定高度,樹不再需要你扶植,也不需要人工澆水,它自己會將根須紮得很深,能吸取地下的水分。它挺直的身軀,自然能融合陽光雨露,供給給身體豐富營養。培養孩子,應該學習種植樹木方法。在最普通的泥土中,尋找它真正生長的位置。記住,給孩子過分優厚的條件,是一種富貴的枷鎖。孩子需窮養。早嚐苦難,才懂得人生甘苦。福享得早,禍也來得早啊……薑南影慢慢覺悟釋然禪遠的話。孩子需窮養。這句話給薑南影震動很大。因為她對孩子一直是在富養。富養的後果往往就是今天這樣的現狀。薑南影把與釋然禪遠這次對話複製下來。存在自己的摘錄文件夾裏。薑南影平時喜歡收集一些哲理名言。凡是對人生有意義的好文章、好句子,她都會摘錄下來,放著寫文章或寫信涵時引用。與釋然禪遠聊完天,薑南影又忙著計劃明天的工作。明天她要上橋吊指揮安裝電控設備。這一批橋吊,是發往歐洲亞多裏灣港口。按計劃,下月初,薑南影還要跟送貨輪出一趟歐洲遠差。這趟遠差,何有為也一同押運前往。薑南影心情很好,她希望與何有為同路。加之歐洲是她比較喜歡的地方,而且這一趟遠行,要經過許多國家海域,可以飽覽一些異國風情。薑南影帶著技術工人攀登上橋吊。站在高高的橋吊上,創弘富有氣勢的工廠作業區盡收眼底。現在安裝電控設備,已經是輕車熟路。經過幾年的磨礪,薑南影已經成為電控設備製造的專家。二三車間剛剛起步,薑南影安裝完畢這批發送歐洲的橋吊,下一批關係到幾億烏克蘭的岸橋訂單任務,就由三個車間共同完成。薑南影按計劃隻能分配到兩個電控設備任務。定單量一下子減少了一半多。薑南影明白王乾鴻的用心。他是一方麵支持薑南影工作,另一企圖就是要讓薑南影在帶出自己的隊伍。王乾鴻不斷舉辦工人技術培訓班,盡可能把培訓名額多分配給薑南影的車間。但薑南影沒有把名額全部消化。每次隻派兩個工人去總部參加培訓。她在把車間工人放出去的問題上傾於保守。放出去的人越多,對自己的團隊凝聚力越不利。她不希望王乾鴻掌握自己太多的技術人力資源。她要長期依附創弘生存下去,這應該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原則。在給予二三車間技術輸出的問題上,薑南影還是大方的。隻要二三車間需要,她都毫無保留提供。這是她作為報答創弘的行動。可是黃有謀和曹慧真並不買薑南影的帳。他們把葛占文抽調回去,擔任兩個車間的總工程師。他們手裏已經掌握電控設備製造的一手資料,所以,根本不會放下架子,去求薑南影相助。薑南影也明確向王乾鴻申明,她對二三車間工作方麵的事物決不參與。隻提供技術製造流程。王乾鴻希望薑南影能直接參與,因為他對黃有謀和曹慧真不放心。但薑南影態度很堅決。加上黃有謀和曹慧真在王乾鴻麵前打包票,說電控設備製造沒有任何問題,他們早已掌握全部流程,不需要任何人幫助。王乾鴻見黃有謀和曹慧真如此有把握,便不再過問薑南影參與二三車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