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警惕!氣候變化下的健康危機(1 / 2)

警惕!氣候變化下的健康危機

新聞

作者:常曉

“進入夏季伏天,氣溫高漲,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炎夏感覺。但您能想象,人會被熱死嗎?近來,熱浪襲擊就讓很多國家被“烤”得苦不堪言。據媒體報道,印度有超過2000人被熱死,巴基斯坦南部也有1200多人在酷熱中死亡。不僅如此,致命熱浪還襲擊了歐洲國家,荷蘭中央統計局預測高溫天氣導致荷蘭每周新增200人死亡,而在本輪熱浪中,葡萄牙已有大約100人被熱死。

如此看來,我們口頭上說的“熱死了”是真的有可能。事實上,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因氣候變化而導致的極端天氣逐漸增多,給人類健康帶來的災難性風險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近日,一獨立的國際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一項報告就宣稱,當前,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潛在地逆轉了人類近50年來從經濟發展中獲得的健康收益。

那麼,氣候變化到底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哪些影響?麵對極端天氣導致的健康威脅,我們該如何應對?“本期視點”,讓我們共同關注氣候變化下的健康危機。

極熱高溫威脅人類健康

時下,氣候變化的最顯著表現是氣候變暖。有相關報告稱,對全球90億人口來說,氣候變化決定著後半世紀的發展成果以及人類的健康狀況。氣候變暖是21世紀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其帶來的最大影響是極端高溫天氣。因為極端高溫天氣和人類發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確的關係。

那麼,人類到底能耐受多高的溫度?其實,早在18世紀,英國一實驗生理學家就曾進行過自體試驗:如果空氣幹燥,人可以在120℃室溫下停留15分鍾,並無不良反應;若在潮濕的空氣中,室溫雖隻有48℃~50℃,人卻隻能耐受很短的時間。這是因為汗液不能蒸發的緣故。不過,體內溫度升高就難以承受了。人體的核心溫度為37℃~38℃,到了40℃~41℃,人就容易中暑虛脫,身體機能就會停止運作,體內細胞惡化,會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若超過42℃,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就會發生嚴重紊亂,體內蛋白質可能變性、凝固,會有生命危險,所以體溫計的最高度數隻有42℃。

那麼,問題又來了,人真的會被熱死嗎?“其實大部分情況人不是直接被熱死的,而是因為熱誘發了一些疾病。”本刊醫學顧問、第三軍醫大學病理學專家卞修武介紹,高溫效應給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及呼吸係統、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帶來的影響最大。炎熱的應激反應使體溫調節係統處於“超負荷”狀態,使未成熟或原已受損的係統、組織、器官負荷增加,功能不濟,往往病情易加重甚至死亡。另外,持續高溫還會使人中暑,使患“空調病”、腸道病、心腦血管病的人數驟然增多,並會有因暑熱而死亡的情況發生。

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的另一個嚴重影響,是導致某些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複蘇。當前蟲媒傳染病的3大流行趨勢是:新的病種不斷被發現,原有的流行區域不斷擴展,疾病流行的頻率不斷增強。

“像瘧疾、登革熱等疾病主要通過蚊蟲傳播。由於氣候變化,原來不適於某些蚊蟲、細菌生存的地方,如今可能變得適於它們生存,這樣當地民眾就會麵臨比較大的健康威脅。”山西省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說,隨著氣候變暖,不斷增加的地理運動以及人和動物宿主的接觸,病原體(尤其是病毒)也將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區域,並可形成新發傳染病的病原體。如2003年的“非典”(SARS),以及時下“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新發傳染病的流行,都引起了全球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