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拖延症嗎?
養心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唉,不忙,明天再做吧,反正離最後期限還有幾天。想知道你是否是一個有拖延症的人嗎?來測試一下吧!
1.不到最後期限不交活:是否
2.上班時間總在網上瞎逛,快到下班才開始忙工作:是否
3.沒工作計劃,不懂時間管理:是否
4.總是“偽加班”,白天可做完的事,總是拖到下班後加班做:是否
5.總是認為時間還有,不急:是否
6.懶散,日複一日,總想著明天再做:是否
7.每當同事或上司詢問工作進展時,經常說“讓我再看看”:是否
8.上班時間經常吃零食:是否
9.要做事時,腦子裏能冒出各種理由:現在先做別的事,這個稍後:是否
10.自我麻痹:還來得及,不行就通宵趕工:是否
11.處理問題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緊要的事沒做:是否
12.經常因為時間過於緊迫,草草交差,結果被同事或老板責怪:是否
13.厚臉皮,別人怎麼催,也定力十足,習以為常了:是否
14.從不主動彙報工作:是否
15.團隊合作時,同事都麵露難色,不願和你合作:是否
注:選“是”得1分,選“否”不得分。
【測試結果】
0~4分:輕度拖延,要當心了,快點找到原因,將它扼殺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它可能已經成為你的一種工作習慣,改變需要時間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建議重新審視自我,進行職業定位,找一份自己興趣和能力特長所在的工作。
超級“拖拉機”,你可以這樣做
1.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目標。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某月某日之前整理完車庫。
2.將你的目標分解成短小具體的迷你目標,每一個迷你目標都要比大目標容易達成,小目標可以累積成大目標。
不是:我打算要寫那份報告。
而是:我今晚將花半小時設計表格,明天我將花另外半小時把數據填進去,我將根據那些數據花一個小時將報告寫出來。
3.為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當你遭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困難不過是一個需要你去解決的問題,它不是你個人價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教授不在辦公室,所以我沒辦法寫論文了。
而是:雖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來之前先列出論文提綱。
4.留意你的借口。不要習慣性地利用借口來拖延,而要將它看作是再做15分鍾的一個信號,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為完成一個步驟之後的獎賞。
不是:我累了(餓了/很忙等等),我以後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將隻花15分鍾寫報告,接下來我會小睡片刻。
5.獎賞你的進步。將獎賞聚焦於你的努力,而不是結果,即便是邁出一小步也是進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則我就會感覺哪裏不對。
而是:我已經走出了幾步,而且我會非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