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在修行,短時間誰也無法理解這麼深奧的真義,這是一種“大勢”的衝擊,天銀河傾瀉而來,銀輝暴灑,氣勢磅礴。這一卷到底講了些什麼,以一種非常籠統的方式衝進張玉書的識海,讓張玉書大致明白了自己到底該怎麼修煉,甚至明白了不滅心經到底該修煉到什麼程度。
不滅心經是最佳的神識和肉體磨練的功法,伴隨著境界的提升,不滅心經能夠不斷的淬煉身體和神識,不滅心驚更多的是用在凝血,劈麥,拓疆三境,為了達到目標,修士需要讓肉殼蛻變,為了突破肉殼的限製,所以修士需要不斷的凝聚血氣,增強體質。
凝血則打通氣血,將天地精氣轉換成氣血,當氣血足夠強大之時,多餘的精氣會打通天地神脈,釋放出無盡潛能,激活生命之論,進入劈脈境界。
劈脈境界則需要修士用天地精氣滋養全身的經脈,當汲取的精氣足夠之後,便會以精氣開拓識海,凝出神識,這才算真正的踏上修士之路。
拓疆則在伴隨識海而生,被迷霧包裹,識海和疆土覆蓋於生命之輪之上,當人壽命幹枯之時,疆土列,識海幹涸,生命之輪崩潰,那時便是一個人壽元流盡、歸於死亡的時刻。
而修士能做的就是用精氣不斷的滋養這疆土,擴大識海,曾有人說過,當修士成為大帝之時這疆土識海足可以演化出一方世界。
因此,修飾隻有不斷的讓旺盛的生命精氣洶湧,最終彙聚在一起,開辟道宮,形成自己的道路,讓體內的精氣不斷演化,來滋養疆土和識海。
劈宮之後,修士會不斷的建造自己的道宮,這樣修士才能夠在涅浴之時形成自己的異象。才能施展出各種玄法與神通,具有莫測的威能,這是修士蛻變的關鍵一步。
張玉書沉浸在拓疆之中,距離第一拓疆還沒過一天就進行第二次拓疆,這對張玉書來說也是一個極其大的挑戰,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是修士也一樣。
張玉書有些疲憊,但還是繼續堅持著,強大的修士都不想受困於拓疆之境,同時也想讓自己以後演化的異象足夠強大,才有了拓疆的征程。
這是一個艱辛而又漫長的過程,修士會越挫越強,修行到了這裏,修士必須心誌堅定無比,絕不能動搖,隻有如此,才能看破虛妄與迷霧,才能開辟自己的道宮。
張玉書依然前行著,他這次必須要突破自己,哪怕是腳步已經很沉重了張玉書還是決定繼續前行,上次他輕輕鬆鬆走了四萬裏,這次怎麼也要前行三萬裏。想要把自己的潛力全部榨出。
張玉書接受了這種宏大的洗禮,讓他受益匪淺,這是對整體修行的一種把握,讓他明白了方向,知道了今後的道路如何走。所以他更加堅持。
“五萬五千裏。”張玉書的腿如同灌了鉛一般,抬腳都有些困難。張玉書心有不甘,明明這兩次再晚點,他能夠走的更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