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愣,忙又湊到人魚膏下,掃視著洞壁。兩排字刻的鏗鏘有力,入木三分,想必是用內力刻上去的。王灶照著壁上的文字緩緩念道:“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王灶反複念了幾遍,又在心裏嘀咕了幾遍,什麼都沒有想到,於是問道:“敢問道長,你之前來有這些字麼?可知其是何意?”
“記憶中應是沒有。想必是你太爺爺留下的。慚愧,老夫也尋思半天,尚不可知。”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眾人都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都不理解這兩句詩句究竟有什麼深意。但是縱觀懸河洞,想必和洞內深處一左一右的竹林和寒水潭有關係,但是眾人遍尋洞內,又聯係竹林、寒水潭和詩句,還是得不出答案。眾人陷入各自思索中。
這時候,又是一陣風吹過,洞內竹林又出現稀稀疏疏的摩擦聲,王灶聞聲說道:“這不就是詩句中的‘風來疏竹’麼?”
正說著,風停了,竹林又重歸於寂靜,這時宇文及雨又說道:“風吹過竹林之後又歸於無聲,這不就又應了‘風過而竹不留聲’了麼?”
餘下眾人走點頭回應,似是讚同兩人之言。
這時,宋迪走近寒水潭,俯身看了一眼潭水後說道:“這‘雁渡寒潭’中的寒潭應是此潭水不錯,可是哪來的什麼大雁?這裏幽深的深潭看得直讓人雙腿發軟,果真是深不見底,耐吾平生第一次所見!”
宋迪說完,用手舀了舀潭中的水,潭水冰冷刺骨,宋迪忙縮回了手臂。
王灶見狀,好似想到了什麼,忙問道:“宋兄,你在潭上往下看,是否能看見自己的倒影?”
宋迪聞言,再次俯身看將下去,自己來回走動,倏爾回道:“不行,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清!隻能看見深不見底的一個大黑窟窿,更別說什麼倒影了!”
王灶聽完也走了過去,俯身瞅了一眼,果然如宋迪所言,眼下除了漆黑黑的一片,其餘什麼都沒有。王灶又抬頭往水潭上方看去,也是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詫異道:“這可就奇怪了,詩句中‘寒潭’看似還有些蹤跡可尋,可是這‘潭不留影’從何說起呢?”
“王兄可是想到了什麼?”宋迪疑惑地問道。
“這‘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意思是大雁飛過寒水潭時有它的身影,但是當大雁飛過寒潭後,便不再有其身影。可是,看這水潭,就算是大雁停留在寒潭上方,也難看到它的影子,何談‘雁過’不留影呢?應是‘終不留影’在對!”
“什麼過不過的!留不留的!說的一頭霧水!聽也聽不懂!”宇文及雨搖搖頭,表示對王灶所言不理解,同時又說道,“我隻是想知道,這洞中怎麼會有大雁飛過?”
草冠道長聞聲,扭頭看了一眼宇文及雨後,應是想起了什麼。於是閉上眼睛,用手輕撫起長白胡須,嘀咕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