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課是語文,大學語文。雖然是公共課,卻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錦安師大使用的正是該校文學院的一位教授主編,其餘老師共同參編的教材。講課的老師,名叫郭亮,普通的講師,四十來歲,看上去頗有儒家風範,給人的感覺溫文爾雅,講起課來語調平實,卻也抑揚頓挫,至少顏雪是這麼覺得的。
顏雪喜歡文學,也喜歡這個老師,聽課的時候她格外認真,還不停地做著筆記,盡管這僅僅是一門公共課。若不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恐怕她不會選擇理科的,愜意地品讀文學名著才是她想要的生活,顏雪不止一次這麼想過。
今天講的是先秦文學,選的是《詩經》中的名篇《桃夭》,是一首愛情詩。“這首詩選自《國風·周南》,是女子出嫁時所演唱的詩歌。這首詩唱出了女子出嫁時對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樹的枝葉茂盛、果實累累來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郭老師在講台上聲情並茂的講著,簡單介紹之後他深情並茂地朗讀起這首詩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隨後他開始講解起這首詩來,“清姚際恒評論此詩說:‘桃花色最豔,故以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同學們,你們應該知道,自古,漂亮的女子總是受到超常的寵愛,文學更是不吝字墨。像什麼‘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還有‘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但這些詩句讀起來,總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更意濃神近,耐人玩味。如果你默默的讀上幾遍,然後展開想象的畫卷,你會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開的時候,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千年的風從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過,搖曳著豔麗的桃花,婀娜著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隨風破卷,撲麵而來。但你分不清這是什麼香,因為你仔細去看,在桃花叢中,隱約著一個款款移動的女子,少女的清香與花香混揉在一起,這是快樂的味道。
那畫中的女子兩頰飛紅,麵帶嬌羞,目光躲閃,卻又忍不住興奮的顧盼,在夭夭桃實、灼灼花枝的襯托下,人若桃花,兩相輝映,怡人的快樂迅即湧上心頭……”
顏雪在下麵仔仔細細地聽著,一時入了神,竟忘了做筆記,也忘了下課時間到了。
“你喜歡這首詩?”
不知什麼時候郭老師走到了顏雪麵前,顏雪吃了一驚,慌忙的點了點頭。
郭亮微笑地看著她,也點了點頭,繼續說到,“是啊,詩經裏麵的這些詩都很美,都是藝術,你看……”
顏雪看著郭老師投入的樣子,聽著他滔滔不絕地從口中蹦出優美的詞彙語句,自己也沉浸其中了。而郭亮呢,在一個非文學係的班級居然找到這麼一個肯聽她發表見解的學生,本身就是件值得慶幸的事,何況她聽得這麼全神貫注,他頓時有種如遇知音的感覺。
說的興起了,郭亮禁不住說了些題外話,“對了,我們自己編的這個課本,選了一篇文言文,叫《雲香湖記》,是宋朝的吳承旭寫的。當時他被貶到這個地方,心情鬱悶,便遊曆起了周圍的湖光山色,寫下了十篇遊記,《雲香湖記》是其中最精彩的一篇。這片湖也因為這片文章開始揚名了,每年到這裏讀書的新生大都會把雲香湖作為郊遊的首選,相信你也會去的,確實很美,值得去玩!”
說完這句,正好上課了,郭亮轉過身,又又走上了講台。至於顏雪,不禁翻開了《雲香湖記》那篇文章,匆匆瀏覽一遍,雖然是文言文,然而顏雪的腦海裏已經勾勒出了雲香湖的輪廓了,同時對於雲香湖之行也充滿了向往。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顏雪和郭亮,一個願訴,一個願聞,久而久之竟成了忘年交,也多虧了這份友誼,顏雪從郭亮口中知道了許多其他人不知道的事。
第二節課後,顏雪向郭老師要手機號,郭亮流利地報了號碼,顏雪打了過去,一為了確認,二也是把自己的號碼告訴他。由於後麵還有課,顏雪匆匆道謝之後便和其他同學一到奔向了另一個教室。郭亮看著顏雪遠去,思緒回到了多年以前,是的,多年前,也有一個女生,喜歡聽他講文學名著,講古詩、古詞、散文還有小說,他們也曾一起探討,非常開心,宛如眼前的這個女生。她叫什麼名字來著?哦,對了,是叫慕容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