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第一(1 / 2)

張桑娥在夏若上縣城上學的事情上表現的很盡心,不但提前給她報了名,還仔細向重點中學的老師打聽了消息,凡是加上重點兩個字必然是全縣最好的,重點中學裏麵彙聚了各種關係戶,雖然知道憑趙明的關係,夏若過來上學不是問題,不過,想著提前賣個好,張桑娥並沒有向趙明他們透露這件事。成不成了,自己先做了再說。

到了考試那一天,張桑娥將廠子裏的事情安排好就親自開車去了夏若家接人。

等送隻拿了個文具盒進考場的夏若進去,將車子停好的張桑娥站在樹蔭下等待,考試也就兩個小時的事,她正好在廣場這邊轉轉看看服裝銷售情況。

張桑娥現在在縣城裏也算是個名人了,畢竟幾個服裝廠裏就她家廠子裏出了需要公安局介入的事兒,一批服裝幾經波折,最終成就了現在的名聲。

“張姐,新款式出來了嗎,我們這邊店鋪可都要上秋裝了。”夏季服裝已經到了飽和狀態,現在都不上貨了,等到底貨賣光就到秋天了,不少服裝店已經開始銷售秋裝了,張桑娥是個大忙人,現在在這裏碰到她,不少服裝店老板都開始探口風。

聽說張桑娥的生意已經做到鄰縣了,他們都怕貨源供應不上,佳佳服裝廠最近出的款式比南方進來的賣的還好,由不得他們不著急。

張桑娥笑著與他們寒暄了幾句,隻說廠子正在趕工,盡快推出秋裝,請大家稍安勿躁,到時候還需要大家多幫忙。漂亮話誰不會說,張桑娥隻不過說了些話,仔細一想,卻又沒什麼。

做生意利字當頭,如果貨物夠好,批發價格高點也不是不能接受。

為了預防別家捷足先登,幾個大的服裝店已經開始和張桑娥私下接觸了,提前打好關係,免得到時候臨時抱佛腳。

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人不少,坐在窗戶邊的夏若無視隔了條走道的女生對著桌子念念有詞,視線轉向綠意盎然、花紅柳綠的校園。

重點中學一向舍得投資,基礎設施很完善,整個校園青磚鋪路,花團錦簇,再加上師資力量雄厚,比著其他學校不知道好了多少,這也是無數家長想將孩子送進來的重要因素。比如說每次招考,除了縣城本地的學校,周圍甚至是偏遠鄉村的人都會把孩子送過來試一試,說不定就考上了呢。

一個入學考試還不至於讓夏若擔心,抿著嘴角將發下來的試卷看了一遍,便開始仔細答題,一筆一劃寫的認真,端正的筆跡中透著秀麗。

大學的時候她學了一年的書法,整天甩著毛筆在不斷幹了濕濕了幹的紙張上練字,光是永字八法就練了大半個月,她其實並不聰明,隻不過下的功夫多了,筆下的字也算能夠入眼。

監考的老師經過這兒的時候看了眼夏若的字,不由對著另一個監考老師點了點頭,確實是練過的。如此,夏若這個名字自然記在了心裏,如果不是成績太差,錄取了也不錯。

夏若寫字節奏穩定,筆下沙沙的響聲,在這逐漸炎熱的天氣裏難得的不會讓人感覺煩躁。隻是,旁邊的女生已經急的抓耳撓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