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酒歌》誕生記
廣角鏡
作者:張小芳
“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幹一杯,請你幹一杯。勝利的十月永難忘,杯中灑滿幸福淚……”這首旋律優美、節奏歡快、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祝酒歌》,創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1976年。這一年的10月6日,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至此結束。就是在這歡慶粉碎“四人幫”的曆史性勝利的碰杯聲中,《祝酒歌》誕生了。
韓偉的祝酒歌詞
1976年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可謂是災難不斷。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3月下旬至4月初,全國各大城市的群眾紛紛自發悼念周恩來,聲討“四人幫”倒行逆施。北京市上百萬群眾連續幾天到天安門廣場獻花圈、詩詞悼念周總理。由此,引發了“四人幫”鎮壓群眾的“四五”事件。7月6日,朱德委員長逝世。接著,7月28日,唐山發生大地震,24萬同胞遇難。餘震不斷,波及北京、天津。一時之間,北京、天津的大街小巷,人們為躲避地震,紛紛上街,倉皇搭起各色簡陋的地震棚。9月9日,傳來毛澤東主席逝世的消息。1976年的每一天,對於全中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長久的陰霾在10月17日被打破。這天一上班,天津歌舞劇院領導急匆匆召集大家開會,說要傳達一份重要的中央文件。早已靠邊站的詞作家韓偉跟幾個同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七上八下。因為在這之前大家已經聽到傳聞,說北京“那四個人”被抓了,韓偉忐忑不安地等待著,他希望傳聞是真的,又害怕希望落空。大家在焦急中等待會議的開始,那種等待,一秒如一年。辦公室裏靜得連一根針落地都能聽見,大家屏住呼吸,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一個字,當聽到“粉碎四人幫”這幾個字時,大家一時緩不過神來,寂靜又持續了幾秒,突然,不知誰起的頭,所有人都跳起來瘋狂歡呼鼓掌。這是怎樣的一天、怎樣的一個時刻啊!著名戲劇家曹禺對那個難忘的日子是這樣記錄的:
十年前的那天,我的小女兒很晚回到家裏。她一進門,徑直走到我床前。她的臉因為激動而變得異樣,目光閃閃,聲音也有些顫抖。她說:“爸爸,咱們有救啦!”她告訴我“四人幫”被粉碎的消息。我不信,我也不敢信。我怕,怕這不是真的,還怕很多很多……我記得那一夜我久久地在街上走,我看到每一個窗口,整座整座的樓都亮著燈,就像過年時一樣。我走著,然而感到難以支持而站住了,我覺得我的心髒的承受力已經到了極限!人生,曆史,中國以及我自己的生命,在那時都化成了一個字眼,我的聲音有多大,或者究竟出沒出聲,我喊道:“天哪!”
沒有經曆過“文化大革命”的人,他們是不可能明白的,那種深重的絕望,把人箍得有多麼緊!
後來,我又聽到第二個、第三個人告訴我。雖然仍然是關著門,壓低了聲音才敢說的,可是我終於已經有了相信的勇氣和力量。我相信我已從大地獄裏逃出來了。
曹禺自認為是逃出了“大地獄”。對天津歌舞劇院每一個演職員工來說,江青“那四個人”的被抓捕,立刻讓這些藝術家意識到文藝戰線的春天就要來到了,他們何嚐不認為自己也是逃出了大地獄。
大家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當時,最為流行的方式就是遊行,有人一提議,立即得到大家夥的響應,劇院裏頃刻之間熱鬧起來,糊小旗的,寫標語的,找鑼鼓的……韓偉也興高采烈地參與進去。
下午兩三點,歌舞劇院上百人組成的遊行隊伍高喊著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口號,揮舞著小旗,浩浩蕩蕩出發了。
一路上,不時與其他單位的遊行隊伍相會合,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足足走了一個小時。晚上,在天津歌舞劇院破舊、擁擠的食堂裏,人們激動的心情還未平靜下來。食堂師傅忙活了一天,擺出十幾桌酒菜,最為顯眼的是每桌上還有一瓶酒。大家舉起酒杯,共慶一個新時期的到來。平時滴酒不沾的韓偉,此刻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頻頻舉杯,幾杯下肚豪氣幹雲,兩句歌詞就蹦到嘴邊:“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幹一杯……十月裏響春雷……”就這樣,《祝酒歌》的主要歌詞就在這幹杯聲中誕生了。宴散後,韓偉又連夜對歌詞作了補充、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