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男女常見病拔罐月經不調(1)(3 / 3)

材料:雞肉塊200克,白果、白術各10克,黨參、淮山、黃芪各30克,茯苓15克。

做法:

將食材放在一起煮湯,去藥渣,飲湯食肉。每日1次。

【腎虛型:蓮子芡實粥】

材料:蓮子(去心)、芡實各100克,鮮荷葉、糯米各50克。

做法:

將食材混合煮粥,熟後加砂糖適量調食,每日1次。

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內的生殖器官因手術傷、受寒濕、體虛等原因,致使濕熱寒毒趁虛內侵,卵巢、輸卵管、子宮、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等出現炎症的一種病症反應,多發於中青年女性,是一種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倘若忽視極有可能誘發更嚴重的婦科疾病,並影響正常生育。通常情況下,濕熱型表現為少腹疼痛(經期加劇),帶下量多、色黃、氣味腥臭,腰骶酸脹、頭暈、目眩、口苦、舌紅苔膩;寒濕型表現為小腹冷痛或脹痛,腰骶酸痛,帶下量多、色白清稀,四肢寒冷,便溏尿頻,舌淡苔白。

中醫認為,慢性盆腔炎應當歸屬到“月經不調”、“帶下病”的範疇之內,其病因是由於情誌憂鬱、疲勞、內傷、外感邪毒使得氣血瘀結、濕熱積滯所致。

慢性盆腔炎

【取穴】腎俞穴、腰眼穴、腰陽關穴、八髎穴、血海穴、地機穴、陰陵泉穴、大椎穴、曲池穴、關元穴、曲骨穴、氣海穴、歸來穴、三陰交穴

【方法】

【水罐法】

取腎俞穴、腰眼穴、腰陽關穴、八髎穴,留罐10~20分鍾。

經多者加拔血海穴;痛經者加拔地機穴;帶多者加拔陰陵泉穴;發熱者刺絡吸拔大椎穴或曲池穴,再取關元穴、曲骨穴、氣海穴、歸來穴、三陰交穴吸拔。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火罐法】

(1)取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子宮穴、歸來穴、血海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吸拔10~15分鍾。

(2)取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次髎穴,用相同方法吸拔。

也可以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周2~3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桃仁雞冠茶】

材料:桃仁9克,雞冠花30克,紅糖適量。

做法:

將桃仁、雞冠花用清水洗淨,放入鍋內,加水3碗,煎至1碗時去渣,放入紅糖溶化溫服。

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實際上就是子宮的一種移位,通常是指從正常位置下降到宮頸外口坐骨棘水平以下,有的甚至還會脫出陰道口。氣虛型表現為陰道的突出物隨勞累加重,小腹下墜,四肢無力;腎虛型表現為小腹空墜,腰膝酸軟,尿頻,夜間加劇。造成子宮嚴重移位的原因多與超重勞動、生育、長期蹲站勞作以及氣虛腎虛導致體內激素減少、韌帶鬆弛有關。

【取穴】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命門穴、腎俞穴、次髎穴、中脘穴、膻中穴、足三裏穴、子宮穴、三陰交穴、大椎穴

【方法】

【真空抽氣罐法】

選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命門穴、腎俞穴和次髎穴,吸拔後留罐15分鍾。

氣虛加拔中脘穴、膻中穴、足三裏穴;腎虛加拔八髎穴、太溪穴。每日1次。

【火罐法】

取子宮穴、三陰交穴、大椎穴、氣海穴、關元穴及其旁開6寸處,以閃罐的方法至皮膚潮紅。每日1次。

【氣虛型:鯿魚黃芪湯】

材料:鯿魚1尾,黃芪20克,枳殼10克,食鹽、味精、料酒各適量。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