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附錄(3)(2 / 3)

214足竅陰Zqioyn

【取法】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頭痛、神經衰弱、高血壓、脅痛、足踝腫痛、耳鳴、耳聾、哮喘、目疾等。

足太陰脾經經穴

【循行】起於足大趾,沿著小腿內側中間循行至內踝上8寸後延內側前緣上行,經過膝部、股部上行入腹部,屬脾絡胃,通過橫膈,向上過咽喉,止於舌下;分支從胃流注入心中;另一分支分布於胸腹第3側線,經鎖骨下,止於腋下大包穴。

【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症。

隱白Ynbi

【取法】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腹脹、暴泄、心痛、咳逆、喘息、癲狂、便血等。

大都Dd

【取法】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主治】胃痛、腹脹、腹痛、熱病無汗、心煩、厥心痛等。

太白Tibi

【取法】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主治】胃痛、腹脹、腸鳴、便秘、痔瘡、消化不良、下肢麻痹、胸脅脹痛、心痛等。

公孫Gngsn

【取法】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腹脹、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熱病、煩心失眠、精神病等。

商丘Shngqi

【取法】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腹脹、腸鳴、腹瀉、便秘、消化不良、咳嗽、黃疸、癲狂、腓腸肌痙攣、水腫、小兒驚癇等。

三陰交Snynjio

【取法】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主治】食少腹脹、腸鳴、月經不調、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赤白帶下、陽痿、遺精、尿瀦留、小便不利、疝氣、失眠、神經衰弱、水腫、高血壓、足膝痹痛等。

地機Dj

【取法】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腰痛、遺精、胃痛、乳癰、食欲不振、尿瀦留、小便不利、水腫等。

陰陵泉Ynlngqun

【取法】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踝後下方凹陷處。

【主治】遺尿、尿失禁、遺精、陽痿、消化不良、腹脹、暴泄、水腫、喘逆、膝腫痛、月經不調、失眠、下肢麻痹等。

血海Xuhi

【取法】屈膝,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主治】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赤白帶下、經閉、濕疹、皮膚瘙癢等。

箕門Jmn

【取法】大腿內側,當血海與衝門連線上,血海上6寸。

【主治】尿瀦留、小便不利、尿路感染、遺尿、腹股溝腫痛等。

衝門Chngmn

【取法】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

【主治】尿瀦留、小便不利、乳癰、腹痛、疝氣、精索痛、子宮脫垂等。

腹結Fji

【取法】下腹部,大橫下1.3寸,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繞臍痛、疝氣、中寒泄瀉、心痛、支氣管炎、陽痿等。

大橫Dhng

【取法】腹中部,距臍中4寸。

【主治】繞臍痛、腹脹、便秘、泄瀉、支氣管炎、陽痿、癔證等。

218天溪Tinx

【取法】胸外側部,當第4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主治】肺炎、胸膜炎、支氣管炎、胸脅疼痛、咳嗽、乳癰、乳汁少等。

大包Dbo

【取法】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

【主治】氣喘、胸脅痛、四肢無力、周身酸痛等。

足少陰腎經經穴

【循行】起於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內踝後緣向上,經過脊柱,屬腎,絡膀胱,從腎部向上過肝、膈,入肺,沿喉嚨上止於舌根旁;分支向上行於腹部前正中線旁開0.5寸,至胸部行於旁開2寸,止於鎖骨下;另一分支從肺分出,絡心,流注胸中。

【主治】婦科病,前陰病,腎髒病,與腎有關的其他係統疾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症。

湧泉Yngq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