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讓你的孩子乘本草之船,遊健康之海(2)(1 / 3)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和中健胃、消積化滯。

適應證:小兒消化不良。

山楂橘皮湯

材料:山楂、橘皮各10克,生薑3片。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健脾理氣、消積化滯。

適應證:小兒消化不良。

7種食療方防治小兒夏季熱

當孩子處於半歲到3歲之間的時候,常會出現“夏季熱”,就是我們常說的“暑熱症”,這是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因為孩子年齡較小,身體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一直排汗不暢,散熱慢,難以適應夏季酷暑環境。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蠶繭“煮汁飲,止消渴、反胃”;紅棗健脾而調和營胃;扁豆健脾又化濕濁,故本方有益氣清暑、健脾和中之功。適用於夏季熱,且口渴多飲、尿頻量多、神倦乏力、納呆便溏者。這就是蠶繭棗豆茶,其做法是取蠶繭10個,紅棗15個,扁豆10克。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除此之外,以下幾種食療方也非常簡單,家長可自行調製:

清暑金香茶

材料:金銀花6克,香薷3克,杏仁3克,淡竹葉5克,綠茶1克。

做法:沸水衝泡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祛暑利濕、潤肺止咳。

適應證:小兒暑熱口渴、煩躁不安等。

空心菜荸薺湯

材料:鮮空心菜120克,荸薺7枚,白糖適量。

做法:將空心菜洗淨切碎,荸薺洗淨,去皮切片,共置鍋內,加水煎湯,調入白糖飲服。每日1劑,2~3次分服,連服7日。

功效:清熱涼血、生津止渴、利尿。

適應證:小兒夏季熱、口渴、尿黃。

西瓜汁

材料:西瓜肉適量。

做法:將西瓜肉用潔淨紗布絞取其汁,隨量飲服。

功效: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

適應證:暑傷肺胃型小兒夏季熱,症見發熱持續不退,熱勢於午後升高,氣候愈熱,熱度愈高,以及口渴引飲、頭額熱甚、皮膚幹燥灼熱、無汗或少汗、小便頻數而清長、精神煩躁等。

蜜餞黃瓜

材料:黃瓜5根,蜂蜜100克。

做法:將黃瓜洗淨,剖開去瓤,切成條,放入鋁鍋內,加水少許,煮沸後即去掉多餘的水,加入蜂蜜,調勻後再煮沸即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潤燥除煩。

適應證:暑傷肺胃型小兒夏季熱。

荷葉紅棗粥

材料:鮮荷葉1片(約20克,切碎),紅棗5枚。

做法:水煎,代茶服用。

功效:清熱除煩,增進食欲。

適應證:小兒夏季熱。

三汁飲

材料:絲瓜葉、苦瓜葉各2片,鮮荷葉1張。

做法:將絲瓜葉、苦瓜葉、鮮荷葉均切碎,共煎汁,代茶頻飲。

功效:清熱開胃。

適應證:小兒夏季熱。

6種食療方防治小兒厭食症

夏季炎熱,孩子容易出現不愛吃飯的情況,這是厭食的表現。厭食是指小兒長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病症。長期厭食可致小兒體重減輕,甚至營養不良,使小兒免疫功能下降等,不但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影響小兒身心健康。

家長麵對這種情況,不要強迫孩子進食,或者任其厭食,而應該合理搭配飲食,做到葷素、粗細、幹稀搭配。飯菜做到細、軟、爛。讓孩子定時進餐,適當控製孩子吃零食,但零食不能排擠正餐,更不能代替正餐。

《本草綱目》中提到了用麥芽糕治療小兒厭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