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
眼睛作為心靈的窗口,在易學裏認為其主木,是肝膽的開竅,是人精神的外在表現。在麵相學中,形神兼備是吉相、貴相,如果形不足,可以用神有餘來彌補,這個神就反映在眼神之中。因此,眼睛還是身體健康的預報員,當人體出現疾病的時候,眼睛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1眼睛瞳孔的形狀和位置偏離縱向軸心者,往往是腦血管方麵出現了問題。
2瞳孔不正常地收縮或者擴張,通常是出現神經係統紊亂,也可能是藥物中毒或眼睛病變。
3虹膜上出現栗色斑點者,代表毒素積累過量,需要及時排毒。
4瞳孔上有白色黏液者,可能是白內障的初期症狀表現。
5下眼泡腫起者,證明身體中淤積了液體或黏液,容易引起腎髒或膀胱功能失調。
6眼結膜蒼白者,通常是貧血所致;若發黃,則很可能是急性或慢性肝病引起的黃疸。
7眼皮無規律地跳動者,往往是由於神經係統失常或肝髒功能失調造成的。
8上眼皮粉紅色,表明身體狀況良好;呈紅色,表明血液、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功能失常;呈白色者,表明缺少血紅蛋白,貧血或者血液循環失常;呈紅黃色者,可能是腎、肝、脾、胰腺、心髒的功能失調。
針對上述病征,患者應減少吸煙,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豆製品、魚、西紅柿等。此外,應注意勞逸結合,緩解眼部疲勞,注意個人用眼衛生。
鼻子
中醫裏有“上診於鼻,下驗於腹”的說法。鼻子位於麵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圍候六腑,下部應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膚色澤能直接反映五髒六腑的疾病。
1鼻頭發青者,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現,說明肝氣疏泄太過,橫逆衝犯脾胃,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現問題,常會伴有腹痛,這時候就要用一些瀉肝膽和補脾胃的藥了。
2鼻子色澤十分鮮明者,說明脾胃陽虛、失於運化、津液凝滯,也就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汽滯留在胸膈,導致四肢關節疼痛。
3鼻子上會冒汗或者是鼻尖顏色有所改變者,代表脾胃有疾,很可能要出現惡心、嘔吐或者腹瀉,這也是為什麼有暈車史的朋友往往會在暈車嘔吐前出現鼻子冒汗的症狀。
4鼻尖微微發黑者,是“腎水反侮脾土”的表現,說明身體裏有水汽。依易學理論,本來是土克水,但如果(腎)水反過來壓製住了(脾)土,便會水汽肆虐,以致腎的髒色出現在臉上。
5鼻子發黃者,表示胸內有寒氣,脾的髒色出現在了臉上。這時人體內中陽不足,脾胃失於運化,吃下去的冷食或者涼性食物積聚在脾胃,這些寒氣上升又影響到了胸陽,所以寒氣就滯留在髒腑中了。此外,如果鼻子發黃,但光澤明潤,那就不必擔心了,這說明“脾氣來複”,是即將康複的好征兆。
6鼻梁高處外側長有痣或者痦子者,說明膽先天不足。這是因為鼻梁是膽的發射區,若這些部位出現了紅血絲,或者年輕人長了青春痘,再加上早上起來嘴裏發苦的話,多半是膽囊有輕微的炎症了。
耳朵
易學認為,耳朵是人先天因素的表現,代表水,是腎的表征,主先天之氣。同眼睛和鼻子一樣,耳朵的形態、色澤和紋路的變化,同樣也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
1耳郭呈紅色或紫色者,說明體內循環不好,應當少飲酒,少吃精細食物和糖,多做運動以促進循環功能。
2耳垂有橫紋者,說明患心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在醫學上,這條橫紋叫冠脈溝,是判斷冠心病的有效指標,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紋路越清晰說明問題越嚴重。
3耳垂厚而肥滿者,說明易患腦溢血等疾病,這樣的人平時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發現有什麼異常情況應盡快去醫院就診。
4耳鳴如蟬叫者,表明患有虛證,主要是因為腎精不足,輕微者可以通過食療進行補腎,嚴重者需要就醫了。
5耳鳴如火車隆隆轟響者,表明患有實證,主要是三焦不通,內火太重造成的,可以選擇菊花、薄荷、檸檬等降火的食物進行調理。
6耳朵瘦小甚至枯萎者,中醫認為是精氣不足,表現為腎精虧損或腎陽耗竭,多見於嚴重的體能消耗疾病及病程的後期階段。這類病不可拖延,一旦精氣耗盡,會造成腎衰竭,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