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氣中的“天人合一”養生密碼 (2)(1 / 3)

秋季:養“陰”收“陽”

秋季,既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又是千樹落葉、百花凋零的季節。此時人體陽消陰長,新陳代謝逐漸減弱,故養生重點應是滋養陰氣,收斂陽氣,防止津氣耗散,避免時邪侵襲,為冬季潛藏陰精、來年陽氣勃發打下基礎。依《本草綱目》所言,秋季宜增酸味,以養肝氣。

立秋

立秋,在每年的8月8日左右,是秋季的開始。此時是進補的好時節,養生重點是補脾胃,聚陽氣,預防各類疾病,尤其是腸道疾病。

飲食方麵,應慎食瓜類水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要講究進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如烏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要注意防止秋膘上身導致肥胖,多吃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低熱量食品。同時,此時也要注意滋養津液,多喝水、淡茶等,並吃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蘿卜、西紅柿、豆腐、藕、秋梨等,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及膨化食物,少飲酒。起居方麵,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晨安靜廣闊的空間裏宣泄情緒,這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此外,還應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量,以達到減肥目的。

處暑

處暑,在每年的8月23日左右,“處”是躲藏、終止的意思。此時養生重點應是預防秋燥,保證充足睡眠。

飲食方麵,應該保持飲食清淡,少吃油膩、辛辣及燒烤類食物,如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吃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和豆製品等。起居方麵,晚上盡量在10點以前就上床睡覺,並要早睡早起,中午最好要有一定的午休時間,以減輕困頓感;老年人宜感覺到困意就睡一會兒。運動方麵,應加強鍛煉,如登山、散步、做操等,以強健身心,減輕季節交替時身體的不適感;經常伸伸懶腰也可緩解秋乏,伸懶腰時人體的胸腔器官會對心、肺形成擠壓,可以促進心髒的充分運動,使其提供更多的氧氣供給各個組織器官。

白露

白露,在每年的9月7日左右,因白露過後,空氣中的水蒸氣夜晚時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成白色的露珠,故而得名。此時養生重點是滋陰潤肺,預防秋燥,避免各類疾病。

飲食方麵,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炙燴醃菜和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多吃青菜、蘿卜、葡萄、柿子、梨、芝麻、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潤燥的食物,多吃熟食和暖食,不要在早上吃水果和喝涼水,避免腸胃受到過度刺激。精神方麵,調整身體和精神狀態,避免情緒壓抑、過度勞累對緩解咳嗽、氣喘、心悸等症狀也有幫助。穿衣方麵,要注意保暖,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女性,不要舍不得換下夏天單薄的裙子。運動方麵,加強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練氣功等比較舒緩的運動。此外,過敏體質的人應注意花粉、粉塵、皮毛、牛奶、雞蛋、魚、蝦、螃蟹、油漆、藥物等,盡量避免與之接觸。此外,每天用冷水洗臉、洗腳甚至洗擦全身,對這些疾病也有極好的預防作用。

秋分

秋分,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正好是秋季的中分點。此時養生有與春分相似,要順應四時變化,保持體內陰陽平衡。

飲食方麵,對於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的老年人,應忌食大熱滋補之品;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不宜過分進補;對痰濕質人,應忌食油膩;木火質人,應忌食辛辣;對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精神方麵,要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誌安寧,以避讓肅殺之氣,收斂神氣。起居方麵,應早睡早起,睡眠充足。此外,為了去秋燥,可以煮些健胃健脾,補腎強骨的栗子粥,也可以嚐試潤肺、清火、製燥咳、通便秘的百合粥、菊花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