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升當然不肯交出兩個小孩,李鬆生大怒,命二十多名北宗高手連夜趕到山西,將劉東升府邸團團圍住,攻進貴司府去。劉東升和哥舒輕侯雖然武藝高強,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漸漸不支。就在這時,醉道人從天而降,逼開眾高手,帶著劉東升、袁氏兄妹、哥舒輕侯去了。
”醉道人在北宗之中 ,名聲顯赫,那二十來名高手多數和他有交情,而且他們之中也頗有同情袁督師者,不願再逼人太甚,手下放鬆,假裝不敵,其實是放走了這幾人。李鬆生隔天下令,革除醉道人、劉東升、哥舒輕侯出教。九年前的往事,大概就是這般了。”
雍和點了點頭,問道:“那位女公子給劉東升大哥帶在身邊,那麼那位袁公子呢?”
李貞卿道:“醉道人怕錦衣衛東廠眾人再來叨擾,就將那位袁公子帶在身邊,收作徒兒。醉道人性情灑脫,喜歡雲遊四海,此刻誰也不知道他又去哪兒逍遙去了。劉東升卸任貴司後,其實已脫離北宗,隻好操持老業,重新挑起炊餅擔子。
“我私下裏派人聯絡,送了他這一處宅邸,又贈給他黃金十兩,白銀五十兩。他本來不願領受,我親自來太原和他相見解釋,說這絕不是施舍,隻是我敬重他保護袁督師遺孤的義舉。將來袁督師孤女出嫁,這些錢和房產,當做嫁妝也好。他聽我這麼說,也就要了。
“隻是他性子孤直,就算黃金白銀大宅在手,仍是不肯動用一絲一毫,每日裏買炊餅為維持生計。唉,造化弄人,以他的人才武功,如果闖蕩江湖,或是投身軍曹,一定能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但那樣一來,名頭一大,錦衣衛就會立刻找上門來,那時肖鳳兒性命多半不保。隻好隱姓埋名,每日價揉麵生火,叫賣炊餅。”
雍和靜靜聽完,對劉東升生出十分的敬佩之意。
中統局戴笠局長將《水滸》、《三俠》等書當做教材頒布局中,為的就是讓中華傳統的俠義忠貞觀念根植中統局每個人的頭腦中,對任俠重諾極為看重。
雍和當時讀這些野史小說中的義氣舉動,一直不太相信,總覺得人性自私,為了朋友義氣,甘願放棄前途性命,多半是小說家言,杜撰賣書的噱頭,不是真的。
而此刻,親耳聽到李貞卿將劉東升往事娓娓道來,生平第一次覺得,重義輕命、一諾千金的豪傑氣概,確有其事,確有其人。
劉東升還在年少之時,便冒著身家性命,救下那名袁軍軍官,此後得逢奇遇,絕藝傍身,做到北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司,卻又為了庇護袁氏兄妹,前途身家因此被毀,他卻無怨無悔,仍是將袁氏女公子帶在身邊,隱姓埋名,甘願做一名看人臉色、辛勞無比的炊餅小販,這等重義輕命的氣概,實在令人折服。
少頃飯菜具備,劉東升前來招呼用飯,他腰間圍著油膩膩的腰布,袖子挽起,滿身油煙氣味,十足十一個小廝模樣,但在雍和此時看來,這人氣度,卻比衣冠榮華的絕世公子還要瀟灑。
眾人分主賓坐定,李貞卿要劉東升上座,劉東升卻怎麼也不肯,道:“我不過是寄居李貴司的房子,哪裏算得上什麼主人了?”定要李貞卿坐主位。
李貞卿搖了搖頭,對雍和道:“那麼請雍爺上座。” 雍和知道若要推辭,則李氏父子三人一定不肯妥協,這頓飯可不能好好吃了,當下不願多事,雖不是十分坦然,卻也走了主座。
劉東升見李貞卿對雍和十分恭敬,十分驚訝,他埋名市井之中,對景教中變故全然不知。要不然這會兒尊主天降南宗的訊息這會兒早就傳到了北宗,他立刻早能猜到,和北逃的李貞卿同行且能叫南宗權尊位眾的李貴司禮讓之人,一定就是迷失訶尊主本人了。但這會兒想破腦袋,也想不到眼前這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肖鳳兒往來穿梭,一會兒為眾人倒酒,一會兒為隔壁眾武士端肉,忙得不亦樂乎。
雍和看她忙裏忙外的模樣,心中微微詫異:“這女孩兒居然是袁崇煥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