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回 妙語神偈(2 / 2)

李凝道:“你聽著,我繼續念。”

雍和點頭道:“好,我聽著。”李凝續道:

“惟獨絕凝清淨德,惟獨神威無等力,惟獨不轉儼然存,眾善根本複無極。”

她念的是古文,雍和從小受的白話文教育,古文造詣不佳,每念四句,雍和隻能懂個囫圇大概,道:“這句話說的是天神威力無盡,永世不滅。是不是?”

李凝點了點頭,又道:

“我今一切念慈恩,歎彼妙樂照此國;彌施可普尊大聖子,廣度苦界救無億。”

這四句文意深奧,雍和苦笑道:“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卻聽不大明白。”

李凝挪了挪身子,和雍和更靠近幾寸,道:“前兩句是‘我今一切念慈恩,歎彼妙樂照此國’ 說的是如今一切的恩慈榮典,都令人讚歎羨慕,神的教義慈恩,終於像太陽一樣普照在咱們中國華夏;後兩句中,彌施可的意思就是迷詩訶。”說道迷詩訶三字的時候,一雙鳳眼盯住雍和的眼睛,看他聽到這句話的反應。

雍和問道:“彌施可?”李凝揭開蓋碗,伸出玉蔥一般的手指,沾了一點茶水,在榻沿的漆麵上寫了“彌施可”“迷詩訶”六字,想了一想,又寫了“彌師訶”“彌撒亞”,畫了一個圓圈,把這四詞圈住,道:“這四個詞,都是一樣的意義。”

雍和道:“是的,四個字讀起來都是差不多的。”李凝緩聲道:“迷詩訶的意思,就是世間的救主,神子移鼠就是迷詩訶。”臉上神情肅穆聖潔,道:“你……你不就是迷失訶麼?”

雍和默然。

李凝繼續解釋道:“ 這後兩句的意思,就是說天尊的兒子將會下凡來,拯救地上的億萬人民。雍和道:“是了。” 心想:“景教的教義果然和基督教相同。”

李凝看了他一眼,道:“我再念給你聽,好麼?”雍和點頭道:“好啊,你背下去。”

李凝繼續背誦:

“常活命王慈喜羔,大普耽苦不辭勞,原赦群生積重罪,善護真性得無繇。

“聖子端在父右座,其座複超無量高,大師願彼乞眾請,降筏使免火江漂。”

雍和心裏尋思:“這幾句大概是說,將人民比喻成羔羊,說天主將會寬恕義人的罪過。聖子端在父右座,就是說聖子坐在天父寶座的右邊,這也是聖經裏常有的句子。‘大師願彼乞眾請,降筏使免火江漂 ’這兩句麼,意思是說有一位大師向天主祈願,降下船筏普渡眾人,免得眾人在火江裏漂流受苦。”

李凝曼聲吟誦的聲音兀自不覺於耳:

“大師是我等慈父,大師是我等聖主,大師是我等法王,大師能為普救度。

“大師慧力助諸贏,諸目瞻仰不暫移,複與枯蕉降甘露,所有蒙潤善根滋。

“ 大聖普尊彌施訶,我歎慈父海藏慈,大聖謙及淨風性,清疑法耳不思議。”

至此念完,李凝眼神平靜悠遠,臉上神情肅穆,粉嫩的兩頰似乎蒙上一層薄薄的聖潔光輝。

雍和心中波濤鼓蕩,一股熱血衝上頭頂,忍不住念道:

“大師是我等慈父,大師是我等聖主,大師是我等法王,大師能為普救度。

“大師惠力助諸贏,諸目瞻仰不暫移,複與枯蕉降甘露,所有蒙潤善根滋。

“大聖普尊迷詩訶,我歎慈父海藏慈,大聖兼及淨風性,清疑法耳不思議。”

李凝看著雍和,欲言又止。

雍和心中一動,道:“如果……如果我不是迷失訶呢?”

雍和總覺得覺得李氏父子被逐,晁法司之死,李夫人被人折磨,全都是因為自己這個謊言而起,聽李凝念完這幾句讚詩,再也忍耐不住,想把實話說出來。

這句話一說出口,本以為心中會十分輕鬆,哪知道還是一般無二的難受。眼前這少女說不定就要因為自己的緣故經受喪母劇痛,自己心中的內疚痛苦,如同萬刀穿心一般。

如果他是迷失訶,或者說,被李凝認為是迷失訶,他起碼能給這少女一點點的安慰,可是,他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李凝一愣,道:“什麼?”

雍和一字一頓道:“如果我說,我不不是什麼迷失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