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動態

模型視點

美國研製3D打印無人機

近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工程係的研究人員采用最新的3D打印技術製造了一架無人機。該機翼展6.5英尺(約2米),巡航時速達45英裏(約72千米/小時)。從照片上看,它更像是一架普通的模型飛機。但與眾不同的是,這架無人機是由3D打印機打印出的零件裝配而成。據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工程師大衛.舍弗爾稱,該機由他和工程係學生史蒂芬.伊絲特和喬納森.圖曼共同製造,已於2012年8月和9月初在弗吉尼亞州米爾頓機場附近進行了4次飛行測試。

3D打印技術在無人機領域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成本優勢,正如舍弗爾所稱:5年前用傳統技術設計製造無人機上使用的一個部件——塑料渦輪風扇發動機需要兩年時間,成本約25萬美元;但現在使用3D打印技術,設計和製造這架無人機整機僅需4個月,成本隻需約2000美元。

本刊點評:3D打印技術為一種增材製造技術。在增材製造技術中,三維對象是通過連續的物理層創建出來的,即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實體,與傳統的去除材料加工技術完全不同。相對於其他的增材製造技術,3D打印技術具有速度快、價格低,易用性高等優點。3D打印機就是可以“打印”出真實3D物體的一種設備,稱之為“打印機”是參照了其技術原理,因為它采用的分層加工的過程與噴墨打印十分相似。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進步,已經能製造出與原型外觀、感覺和功能極為接近的3D模型。簡單而言,3D打印是斷層掃描的逆過程。斷層掃描是把某個東西“切”成無數疊加的片,而3D打印則是逐片將這些切片打印出來然後疊加到一起,組成一個立體物體。

目前,3D打印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並開始廣泛應用在設計領域。尤其是工業設計、數碼產品開模等方麵,3D打印機可在數小時內完成一個模具的打印,節約了從產品到市場的開發時間。北航教授王華明在3D打印技術領域有突出成績,他利用這項技術已實現了飛機大型金屬結構件的直接製造。而對於模型產業而言,這一技術的應用極具潛力,特別是在新產品模具開發與少量產品或試驗件製造方麵,將會大大降低生產開發成本及周期。

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2012年11月13~18日,兩年一度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珠海三灶機場舉行。自1996年第一屆中國航展舉辦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航展已成為亞洲地區乃至世界頗具影響力的大型航展。本屆航展規模空前,共有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50家中外航空航天廠商參展,參展飛行器超過80架。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飛行表演。中國空軍“八一”特技飛行表演隊、俄羅斯空軍“勇士”特技飛行表演隊、瑞士“百年靈”特技飛行表演隊及“百年靈”機翼行走飛行表演隊每天的例行表演令現場觀眾歎為觀止,流連忘返;而神秘的中國空軍武直10、武直19的公開亮相及精彩表演則讓國人驚喜激動。

除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及戶外的“大家夥”展示外,本屆中國航展還啟用了珠海航展中心原有的3個展館和3個臨時展館,室內展覽淨麵積達到28 200平方米。與戶外的展覽相比,室內展館的內容也毫不遜色。很多展品雖然不能以實機形式展示,但精美的模型配合創意布置及多媒體展示,也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