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開實體店靠譜嗎?
市場調查
作者:周瑞華
數據顯示,中國2013年社會零額總額為24萬億,網上零售總額約1.8萬億,占比約為7.7%。2014年,該比例近一步上升到了8%左右。
可見,從銷售總額來看,中國電商銷售額在社會零售總額中的占比不高。但是近兩年電商的發展勢頭著實讓傳統店商們如坐針氈。特別是2012年以來,更是有了實體店淪為線上“試衣間”、電商有可能取代店商這樣的言論。
與電商趨勢相對應,傳統品牌商紛紛轉型,從家電連鎖商蘇寧、國美,到商超品牌銀泰、中友,再到具體的美特斯邦威等產品品牌。即使這樣,仍有部分品牌因為轉型滯後失去了原有的市場地位,這進一步加深了行業對電商在認知上的傾斜。
去年以來,電商大佬競相布局線下讓實體店看到了新的機會。
電商布局線下
早在去年3月,阿裏巴巴與銀泰商業、大悅城、新世界、華聯、王府井等中國五大零售百貨集團合作推出了“手機淘寶生活節”,去年雙十一還推出了首家淘寶會員體驗廳,提供阿裏巴巴集團旗下的很多創新業務和產品的體驗服務。
京東商城則把線下實體店開到了農村,打通農村電商“最後一公裏”,為消費者提供配送、安裝、維修、保養、置換等全套家電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未來3年,京東這種實體店麵將在全國區縣鋪開,達到千餘家。
當傳統的零售商也開始“觸電”之後,電商不僅沒有了優勢,反而因為線下體驗的短板,感到了競爭的壓力。因此,布局線下,成為電商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其中,建立體驗中心、解決最後一公裏問題、樹立品牌形象成為三個電商Offline的重要訴求。
在電商迅猛發展的衝擊下,許多傳統行業紛紛“觸電”,做起了電商;而與此同時,一些在線上做得風生水起的電商卻反其道而行之,開始開設實體店,布局線下。
2014年10月,亞馬遜傳出將在紐約最繁華的曼哈頓第七大道開設第一家線下實體店;11月,淘寶與京東幾乎同一時間邁出線下布局的第一步,分別開設了“會員體驗廳”和“京東幫服務店”。
實際上,國內外已有許多電商早已布局線下,因為即便是如日中天的電商行業,也難免有它先天不足之處:一是網絡購物無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二是電商一直致力於解決的“最後一公裏”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當傳統的零售商也開始“觸電”之後,電商不僅沒有了優勢,反而因為線下體驗的短板,感到了競爭的壓力。因此,布局線下,成為電商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其中,建立體驗中心、解決最後一公裏問題、樹立品牌形象成為三個電商Offline的重要訴求。
體驗中心
不可否認,電商憑借著傳統行業無法比擬的優勢發展迅猛,但網上購物的不足也十分明顯,消費者在購物時隻能憑借圖片和文字介紹,看不到實物,無法獲得切身的體驗,也就難免會造成一定的誤差。
在這方麵,實體店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據2013年美國統計局報告顯示,94%的零售業銷售是在實體店內產生的,僅6%是來自網購。78%的消費者更喜歡在實體店內購物,而且他們花在實體店的時間是網上購物時間的6倍。德利多富公司(Wincor Nixdorf)零售總經理Martin Smethurst認為,亞馬遜開實體店說明,商業街永遠不會消失,消費者依然渴望能夠觸摸、感知到產品的購物體驗,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以及高價產品。
有預測認為,未來的零售業,同質化強調功能性的產品將越來越沒有競爭力,而唯有那些擁有一流用戶體驗的產品,將脫穎而出。在這個大趨勢下,電商被倒逼著,從線上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店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體驗的場所,彌補自己的短板。
淘寶在廣州南火車站開設的首個實體店“淘寶會員貴賓體驗廳”,就承擔著為用戶提供體驗的功能:280平方米的體驗廳分為品牌交互區、互動體驗區、餐食體驗區、時空穿梭區以及會員休閑區,免費向淘寶會員開放,提供免費的Wifi,沙發躺椅。淘寶會員可以在體驗之後,直接下單購物,利用手機進行支付。阿裏巴巴相關人士表示,體驗廳承載了集團旗下的創新產品和業務,以及淘寶、天貓的新業務體驗、天貓魔盒、移動支付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