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需要精神食糧時,請拿起.
愛的毛筆,穿越時空隧道,與古人對話;當情緒低落時,請拿起心愛的毛筆,用飄香的翰墨.,.營養我們的心靈;當迷茫時,請拿起心愛的毛筆,讓思緒在曠古的線條和班駁的殘片中遊弋,找尋靈感和信心;當需要健康時,請拿起心愛的毛筆,讓我們在優美的線條藝術中,找尋健康與長壽的秘方吧!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書法大家更是燦若繁星,二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修,蘇,黃,米,蔡……真是數不勝數!
但大家知道嗎?書法不僅僅是一門藝術,還是一個強健體魄、長壽保健的養生妙方呢。
一次出差的途中,我遇到了一位老者,看上去七十多歲的樣子,氣色很好。路上正好閑來無事,就和這位老者攀談了起來。一聊才知道,原來這位老者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
我就問:“您老高壽呀?”老者笑嗬嗬地反問我:“你覺得我應當多大年紀了?”我說:“從麵相上看,您老有70了吧?”老者笑嗬嗬地搖著頭對我說:“你猜錯了。我今年都80有5了。“啊,您老看起來可真不像85的人,您一定有什麼養生的高招吧,命邑不能透露點養生訣竅?”“我可沒什麼養生決竅,就是每天都堅持寫寫字,活動活動筋骨,一天怎麼忙也要寫那麼一兩個小時呢。”“那您寫那麼長的時間不覺得累嗎?”“一點也不感覺累,寫完之後,感覺全身特別放鬆,,心情特別舒暢,很舒服。"“看來練書法讓您年輕了十多歲。”“嗬嗬,我感覺是這樣的。”
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書法家長壽者甚多。漢朝的鍾繇,晉朝的王羲之,南北朝的陶弘景,,都是年逾古稀之人。在唐代,虞世南81歲,歐陽詢83歲,柳公權88歲。元朝的楊維75歲、黃縉81歲、王惲87歲、王馨則享年92歲。而明清兩代書法家長壽者更多。明代的董其昌、文嘉、沈周都享年83歲,文征明90歲。清代的朱耷82歲、劉墉86歲、梁同書93歲,而阮元103歲。現代書法家中的高壽者仍是不勝枚舉。趙樸初、董壽平、蕭嫻、於安瀾都享年90歲以上。
曆代帝王中,活到80歲以上的隻有4人——梁武帝蕭衍86歲,唐代武則天82歲,宋高宗趙構81歲,清朝乾隆89歲。而這4人的共同愛好就是書法。
當代偉人毛澤東,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閑暇之時,常常揮毫潑墨,享年83歲。而革命老前輩董必武、朱德也十分喜愛書法,工作之餘常習書寫字,兩人都活到90歲。
為何習練書法的人有如此多的壽星?難道有什麼奧妙不成?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主張:“養靜為攝生首務”。靜以養神,養神則保形。習書法時全神貫注,人的思想純靜:恬淡、少欲,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擾動,達到體內陰陽平衡,保證人體內環境昀穩定狀態,延緩細胞的分裂周期,代謝相對緩慢,使人延年益壽。
同時書法也講求“氣”“血”‘與中醫中的“氣”、“血”相通。清代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說:“作書能養氣,亦能助氣。靜坐作楷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揮灑,至痛快淋漓之時,又覺靈心煥發。"這和氣功原理十分相近。氣功講究意念,意到則氣到,把氣運到身體各個部位,‘氣脈暢通無阻,即可祛病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