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附錄兒童性傳染病(2 / 2)

三、防治兒童性病

對於如何防治兒童性病,專家們提出了一些建議:(1)要兩手抓。

一手抓源頭,即采取堅決措施消除社會醜惡現象,淨化社會風氣;另一手則側重抓眼前,即把預防兒童性病提上日程,引起各方麵的關注。

(2)染有性病的婦女在未治愈的情況下,不要懷孕或終止妊娠。

(3)從各個環節防範性病傳播,如盡量不帶兒童到公共浴池洗澡,保姆、保育員在體檢時應增加性病檢查項目等。

(4)兒童染上性病後,送到正規醫院就醫,切不可輕信江湖郎中。

四、防治兒童性病對策

1.取締賣淫嫖娼與遊醫

賣淫嫖娼是造成性病流行的根源,必須依法禁止,不能掃黃一陣風。父母患了性病後不要到社會上的遊醫處治療,大多數遊醫不懂醫學或半懂半不懂,亂投藥或投藥不足量,療程不夠,產生耐藥菌株,使病情加重,延誤了治療機會,或者使性病臨時好轉,掩蓋了病情,使病程遷延,麻痹大意了事,這時候最容易傳給孩子。呼籲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急速取締賣淫嫖娼及社會遊醫。 2.青春期性教育近代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大眾傳媒信息日益增多,加上帶有性刺激的電視電影,必然會引起性行為的早發傾向,致使對性和性用具產生好奇心,甚至有對異性產生性要求的表現。本報告中發現有用不潔的避孕套頻繁手淫和性行為,甚至淫亂致病。我們緊急呼籲整個社會迅速對青少年進行性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1)開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可提前至12歲。

(2)加強對青少年性心理、性心理衛生、性道德和性法製教育,初中以上由淺入深開展專題講座。

(3)禁止電影、電視、錄像、廣播、報刊報告團發越來越多帶性色彩內容的信息,以免危害青少年。

(4)禁止青少年進入性用具商場。

(5)教育形式可以采用課堂講授、學校心理谘詢、熱線電話。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要同時重視。全社會必須加強性道德教育,大眾傳媒要端正態度,為糾正性自由傾向作努力,而不是成為相反作用的消極角色。 3.孕婦產前檢查及治療婦女在未孕前先行婦科檢查,如發現有性病者,必須治愈後才能懷孕。孕婦在產前3個月做陰道分泌物培養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真菌,抽血檢查梅毒;外陰外陰道內外觀或做醋酸白試驗,有否皰疹、濕疣存在。如有以上性病必須做徹底治療才能臨產,以免胎兒在胎內感染或在產程中經產道感染。 4.注意間接傳播父母患性病後,其毛巾、浴桶不能與小孩共用,更不能窗患病父母親的內衣內褲,不要共睡,父母親換下的衣褲不能與孩子的衣服一起洗滌,父母手上沾有性病分泌物時所接觸的家中器具不能再給孩子摸到,父母性病治愈後要將家中所接觸的用具徹底消毒,以防重複感染。 5.深入群眾,大力進行性病防治宣傳預防性病的宣傳要深入社會各界各階層,尤其是對於少年和成年人,不論男女,都要懂得性病的危害和自我保重的方法和意義。宣傳采取多種方式,發動各級醫務人員,從國家民族利益出發,利用通俗讀物、口頭宣教、廣播、電視、圖片展覽廣泛宣傳,達到人人自愛,以切斷傳染途徑。 6.其他各醫療機構的門診都是第一道防線,凡是發現反複尿路感染的患兒就診,醫務人員要提高警惕,追問病史,做排除性病的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