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士,都會想到,倭寇的武士階級,但實際上武士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我國的春秋時期,是我國‘士’這個階級的專屬名詞,後來被倭寇所盜用。
士分兩種——武士和文士,武士出力,文士出智,文士又稱作謀士。
在官方的曆史上,士這個階級,早已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不複存在。
但實際上,暗地裏,士的血脈一直在源遠流傳。
而趙悲風,便是中原趙氏士族,唯一的血脈。
他是一名真正的武士。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趙悲風還是個七八歲孩子,跟著爺爺住在鄉下。
那一年,幾個逃犯闖進了村子裏,搶吃的,躲警察,後麵才知道,這幾個逃犯,是當年轟動一時,特大搶劫殺人案的罪魁禍首。
當時趙悲風的爺爺正在院子裏曬太陽,幾個逃犯端著自製的土槍就衝了進來,用槍指著爺爺,命令道:
“趕緊給我們找點吃的來!”
爺爺慢悠悠的站起來,進了屋裏,逃犯們還以為,爺爺乖乖弄飯去了,誰知道,爺爺拿了一把劍出來。
逃犯們看見爺爺的劍,紛紛愣了一下,隨後擦槍走火,巨大的轟鳴聲,在寧靜的小山村裏炸開,然而一陣硝煙過後,爺爺卻毫發無傷。
逃犯們都嚇壞了,他們的自製土槍隻能開一槍,這槍打完,必須重新再裝填才能開槍。
可是爺爺一個箭步挺上去,沒給他們機會,直接用劍挑斷了他們的手筋。
一直到被警察帶走,逃犯們都想不明白,三把槍齊齊對準了爺爺開火,又是這麼近的距離,為什麼卻一發未中。
不過當時,躲在屋子裏麵的趙悲風,卻看得清楚,並不是他們槍法太差,沒打中爺爺,而是爺爺用劍,劈開了子彈。
而且,不是劈開了一顆子彈,而是接連劈開了三顆!
士族不分文武,文士或者武士,都看士族內部個人的選擇。
趙悲風之所以會成為一名武士,跟當年的那一幕有很大的關係。
那時,他睜著一雙天真的大眼睛問爺爺:“爺爺,為什麼我們士族那麼厲害,卻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出去打壞人,還不能告訴警察叔叔呢?”
爺爺看了趙悲風一眼,歎了口氣,語重心長道:“你知道當年皇帝為什麼要滅我們的士族嗎?就是因為忌憚我們的力量……小風,你記住了,以後不管如何,你千萬千萬不能透露自己是士族血脈這一事實,不然,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趙悲風十歲的時候,爺爺從外麵抱回來了一個女嬰,說這個便是趙悲風未來的老婆,趙悲風二十二歲的時候,爺爺就駕鶴西去了,隻留下了那個孩子,還有一把寶劍。
時隔一年,趙悲風帶著劍,還有‘妹妹’,來到了樊城。
趙悲風一直覺得,自己與那孩子相差十歲,而且又是在他倆都那麼小的情況下,爺爺擅作主張定下的娃娃親,實在是荒唐至極,所以,趙悲風一直把她當做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