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百雀羚盒子(1 / 2)

宋小雙在老劉和警花鄭海玲的幫助下忍著徹骨的疼痛把斷掉的肋骨接好,用紙板上了一個臨時的夾板,天色早已經黑盡。

回去是由鄭海玲載著宋小雙的。宋小雙被警花和老劉攙扶到客廳的沙發上坐好。

三人簡單商量幾句,老劉提著塑膠桶到廚房琢磨給宋小雙弄一道魚湯。鄭海玲坐在桌子旁邊,把宋小雙說出的藥物名字通通記到本子上麵後,下樓騎車直奔市區大藥房。

宋小雙眼見沒有自己什麼事,隻有閉目養神,短短時間已經靠在沙發上進入睡眠狀態。太疲勞了!經曆了以寡敵眾的格鬥和後麵的無痛正骨,神經早已繃得過緊,一逮著機會當然得抓緊時間給身體減壓和補充體力。

鄭海玲要買的不是原始的中草藥,而是經過提煉後的半成品中成藥膏劑,找了好幾家二十四小時藥房五種膏劑隻在一家藥店裏買到三種。

這三種膏劑是店裏用來裝點門麵的樣品,獨一份!藥店服務員被鄭海玲問起都說不賣。

鄭海玲找到駐店藥劑師好說歹說讓她把膏劑賣給自己,反正擱在櫥窗裏也沒多少人看。駐店藥劑師是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婦女,接過鄭海玲手上的藥方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種特殊的方劑,用來給習武之人治療骨傷,和一般的骨傷方劑比起來藥方種類要少,隻有簡單的五種。

但藥效更直接,用在人的身體上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多半是患者自己寫的方子!這樣的事情自己也管不了,但自己曾經在藥王像前發過誓,將膏劑給她也算是積德。

中年藥劑師也不多問,直接到櫥窗取了三種膏劑丟給收銀員讓鄭海玲結賬。

鄭海玲結賬後正待出門,藥劑師上前幾步告訴她另外的兩種膏劑市麵上已經絕跡,自己家裏倒還有幾份散貨,一直沒有用到實處,既然有人需要那是更好,讓鄭海玲在店裏等,出了店門往家裏趕。

鄭海玲看到離去的藥劑師身影。從藥店服務員小妹口中得知這家店是祖傳老字號,已經營了三代,“趙眼鏡”看起來冷冰冰的,其實人很好。

鄭海玲回到劉叔叔的小區住處,看著仍在酣睡的宋小雙將自己的經曆給講了出來,全部費用剛好兩百元人民幣。

坐在木椅上的老劉特意問了一下藥劑師收了多少錢後感歎一句,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原來藥店裏的藥劑師隻收了鄭海玲五十元,並且告訴鄭海玲這藥膏是她家老爺子親自熬製以備急用的,藥效比骨科醫院配置的藥膏還要好,已經存放了很久,再不用就會報廢,五十元隻是材料費,其他沒有多說。

老劉告訴鄭海玲這膏劑超值了,骨科醫院隨便一貼膏藥不賣幾百元都不好意思拿出來。

老劉看到放在桌子上的五種膏劑有三種是藥廠製品,全是有如鞋油盒子外形的金屬盒子盛著,工廠製品畢竟不像藥鋪那麼講究,會用陶罐、玻璃罐盛放各種膏劑,隻是一個不鏽鋼小圓盒。

打開三個盒子看到外形基本一樣,全是如奶油狀的膏劑,區分三種膏劑的辦法隻能從不同的顏色和味道著手。

藥劑師提供的另外兩種膏劑盛放的器皿也差不多,從外形看是兩個老式“百雀羚”護手霜盒子。打開一看,都是雪白色的膏劑,要不是氣味不對和盒子上貼著寫有名字的紙條,老劉和鄭海玲會直接把它歸類到“百雀羚”護手霜的行列中,會認為藥劑師開了一個“惡意”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