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救援突擊隊(2 / 3)

事實上,情況比孔妮妮想象的還要糟糕,救援指揮部成立以後,立馬布置各項事項,想要打通江邊到山裏麵的通道,卻因為道路被山體滑坡所阻止,大型的施工機械又很難在機耕道上麵前進,想要進入山裏麵,就不得不沿途拓寬道路,才能進入被山體滑坡阻斷的路段,清理掉碎石泥土,打通道路。

在目前的情況下,想要盡快在擔當王河河穀吊橋原址附近,建立橋頭堡,實際上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車輛和裝備根本就到不了那個標定的地點,前出偵察的人員倒是到了河穀邊,卻難以完成過河勘察的任務,擔當王河現在是漲水季節,水深流急,河麵寬有近八十米,溜索也沒有,來自武警部隊的官兵嚐試了好久,動用了衝鋒舟,卻在河水的中間被擋了回來,溜索一直沒有建立起來,這是一道攔在大家麵前的一道坎!

也許有人會說,人過不去就動用直升機唄,這個因素救援指揮部當然考慮到了,但是經過各方麵的緊急磋商,能出動直升機進行救援的單位,不管是軍隊還是地方各部門,都對用直升機進入獨龍江峽穀地帶進行救援,投了反對票!

獨龍江峽穀地形複雜,曆來切變風很強烈,直升機如果深入峽穀地帶,那個是自己找死的節奏,根本起不到救援的作用,反而會給整個救援行動增添不必要的變數。

至於各專業救援隊所帶的錨鉤拋投器。最遠作用距離是七十五米,麵對超過八十米遠的光禿禿的岩壁,根本就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白白浪費了這樣的好工具。

想要越過水麵,還是得靠人親自過河才行,但是困難實在是有些大,這才是救援指揮部召集突擊隊員的初衷。想要群策群力把這樣的硬骨頭啃下來。隻有建立起一個臨時的溜索空中通道,救援隊才能突入河穀對岸,不然稍後的工作就無從談!

宋小雙和鄭海玲等在帳篷外麵,看著孔妮妮進去沒有多久,她就出來對兩人說道:“趕快進去,救援指揮部還沒有建立起溜索,正在為這樣的情況而焦急,聽到我說有兩人的身手不凡,願意去最前麵的救援突擊隊,想要和你們兩人談談!”

宋小雙和鄭海玲沒有猶豫,直接走了進去。

帳篷裏麵和宋小雙想象的差不離,救援指揮部是由各方麵的工作人員聯合組成的:戴著工作牌的政府工作人員,穿著迷彩服的武警部隊領導,戴著頭盔的救援隊領隊,還有一位布卡旺本地的村民,看起來年紀有些大,應該是村子裏麵德高望重的人。

這樣的救援隊指揮部布局看起來還是很合理的,帳篷裏麵陳設很簡單。帳篷一角是簡易桌子組成的通訊組,看樣子是武警部隊的通訊裝備,因為不僅通訊器材上麵有明顯的迷彩色噴塗,而且值守通訊的,還是身著武警部隊服裝的現役軍人,和通常的情況有些不同,通訊組裏麵都是男的。

幾位救援指揮部的領導,正圍在幾張木桌子拚起來的會議桌旁,觀看著桌子上攤開的一張地圖,討論著什麼問題。

以宋小雙的精神力探查能力,一下子就看到了這張地圖的出處,因為地圖的一角明顯有:貢山縣獨龍江鄉旅遊資源地形圖!

上麵標注著各個旅遊景點的位置,山川河穀較為詳細,有些還是虛線看起來還是待開發的旅遊景點,看起來是小範圍傳閱的地形圖,雖然和軍用的地形圖不能比較,但是給救援部做參考製定策略還是夠了的。

看到孔妮妮把人帶了進來,而且還是一對身著明顯情侶裝的男女,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進來的兩人身上。不為別的,女的貌美如花讓人過目不忘,男的土的掉渣轉頭就記不清,這樣的兩人,是怎麼湊到一起的?

正是因為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把關注的目光投射在宋小雙和鄭海玲身上。大家都以自己的立場來審視宋小雙和鄭海玲兩人。

因為孔妮妮隻是說有兩人願意參加救援突擊隊,對於鄭海玲和宋小雙的具體情況她根本不了解,當然不會胡亂說。

政府工作人員,隻是把宋小雙和鄭海玲當做是到獨龍江旅遊的背包客,而且還是那種不很專業的,因為兩人身上隻是穿著一套絨布運動服,在大城市周邊爬山什麼的,還是可以的,到大山裏麵就有些不夠了。對兩人能不能進入突擊隊不看好。

幾位專業救援隊的領隊,對於宋小雙和鄭海玲的看法自然是不同的,畢竟是專業的救援隊,考慮問題要深入許多,如果手上沒有點拿得出手的能耐,還有必須參加救援突擊隊的充足理由,這一男一女是不會進入帳篷裏麵來的,那樣會耽擱大家的寶貴時間。就看看兩人怎麼說吧!

長期專注於各項救援任務的幾位領隊,能夠憑著直覺感受到宋小雙身上潛藏著的能量,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男子身上,也許真的能在救援隊裏麵起到大的作用?

那位布卡旺村子裏的老者,看著孔妮妮帶著兩人進來,已經知道兩人是抱著一定要去的想法來的,應該和孔妮妮的情況類似,兩人的親人也被困在大山裏麵出不來,有著幾十年的人生經曆,他看人還是比較準的,這兩人如果有孔妮妮的協助,進入山裏麵不會出現問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