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自駕遊遇上惡劣天氣(1 / 1)

當自駕遊遇上惡劣天氣

如今,自駕車遊越來越時髦,投身到大自然,其樂融融。但為了防備不測,旅途中應注意下幾種天氣:

暴雨。這是最常見的影響行車安全的天氣。暴雨造成視線模糊,甚至雨刷快檔都刷不幹淨雨水,加之道路濕滑,方向和製動都把握不準,行人都打雨傘和穿雨衣,視線和聽覺都會受到影響,不能及時發現和避讓車輛。此時,駕車時要減速慢行,小心謹慎,並用紙巾及時擦去擋風玻璃內的水汽,確保視野清晰。如行駛在地勢險峻的山區,暴雨很可能伴有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應立即離開山腳或河邊公路,但也不可將車停在山頂或過於暴露的路麵上,以防雷擊或疾風襲擊,也不可停在山脊凸出的路上,以防塌方或滑坡。而應選擇避風,遠離河道的地方停車。在經過淹沒的公路時,要下車探路,切忌盲目涉水。

濃霧。濃霧是造成視線不清最大的“敵人”,我國的大部分都容易形成霧,甚至二米開外就看不見車,在這種天氣下行車極易發生追尾事故。尤其在高速公路上,是造成數十,甚至上百輛車發生連環事故的第一大“殺手”。因此要特別小心,行駛中要打開防霧燈、前後小燈及示寬燈,要看清道路標線,沿路的右側,但不要靠路邊太近。要多鳴喇叭,以引起行人和其它車輛注意。在高速公路上,保持車距最關鍵,車速要慢到隨時停得住。當能見度不足20米時嚴禁超車,能見度低於五米時,應在開闊地帶暫停,等霧散了再行上路,千萬不能在高速公路上就地等待。

大雪。這是提前進入冬季氣候的東北、西南高原行車最常見的惡劣氣候。想去這些地方出遊的人要注意,由於冰雪路輪胎摩擦係數小,製動距離往往是平常的數倍,還會造成方向盤發飄,車體側滑,車子往往不聽人指揮。在這種條件下行車要沿車轍走,與前車要保持足夠的縱向安全距離,禁止超車;會車時要選擇寬敞、平坦地點;製動要提前,多用“點刹”,嚴禁“急刹”,靈活運用手製動,並盡可能運用發動機低檔位的牽製作用製動,以免產生側滑;臨時停車不能停在坡道上;如被困在人煙稀少的荒涼地帶,不可輕易離開駕駛室,棄車求援或避風雪,以防迷失方向或被積雪掩埋。值得提醒得是:大雪後行車要戴有色眼鏡,以防強光傷害眼睛。

強台風。有意要到沿海城市自駕車出遊,享受大海風情的遊客要注意,強台風中行車,方向不易掌握,車借風勢,製動也往往不聽話。如遇台風從側麵吹來,一些自重較輕的車體還有可能被吹離路麵。因此,遇有強台風時應避免出行,如若在路上,也應暫時躲避,應選擇在隧道內,背風的崖壁、圍牆或粗大的行道樹下休息,有可能時,最好用拖車繩將輪胎和大樹做一固定。如無這些條件,一時無處躲避,應選擇車尾對著風向,用流線型的車體以減少台風對車的吹動。

沙塵暴。喜歡到西北地區自駕車遊的人要特別注意,遇到沙塵暴來臨時,往往飛沙走石,行人、非機動車為避風沙而隻顧奔跑搶上風,行車要注意觀察行人動態,減速緩行。同時要關緊門窗,防止灰塵刮入而使駕駛員迷眼,並打開雨刷,不用噴淋裝置幹刮。風沙特別大時,要選擇避風處暫時躲避。應將車停靠在道路上風處,車頭應背向風沙,並將車子熄火,關閉百葉窗,以避免沙塵進入發動機進氣道。由於重度沙塵暴使得道路積有很厚的灰塵,又具有霧天、台風、夜間行車等特性,視線不良。因此,行車要特別小心,並打開防霧燈、前後小燈及示寬燈,提醒行人和其它車輛。

值得提醒的是,自駕車出遊無論到哪兒去,千萬別忘帶上手機,而且要多帶一塊備用電源,以防急需。還要帶上常用的車輛零、配件及修理工具,以及足夠二、三天所需的食物、飲水、衣物,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