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道不同者,從來不相為謀。
誌趣相投,才是同道中人。
有人為了理想一起奮鬥,有人為了事業共同打拚,也有人為了義氣生死相扶,更有人為了真愛堅守一生。
緣分,讓我們不期而遇;信仰,則會讓許多人走在一起。
人是群體動物,總是喜歡結伴同行。可是結伴同行者,並非全都是真心相對。更多的人隻是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因此才走在一起。無論金錢、美女、權勢和名譽,隻要有欲望,就有人追逐。很多人都不能夠靠一己之力,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才必須為了共同利益而走在一起。
人總有善惡之分。良善之人同行大多為的是信仰,而奸惡之人同行則大多為的是利益。
第五行雖然不喜歡與女人一起行動,但是官銀被劫一案關係著眾多災民的生死,第五行的正義感絕對不容許自己拒絕。若是其它事情,第五行一旦得知有女人參與,他便會立刻辭而自去。
他是一位正直的劍客,為了這件要案,隻得強迫自己與吳芝芝同行。可是他心中尚有不甘,總是將公主遠遠甩在身後。當然,他並不是要真地將公主甩掉,因為他還必須給蕭王麵子。
吳芝芝每次失去了第五行的蹤跡之後,總會找到一些線索,這些線索自然都是第五行故意留下的。以他的功力,就算花兒、荷葉和青草三人全力追蹤,他也可以很輕易地將她們擺脫。
這樣一來,第五行也算是勉強接受了吳芝芝的身份,而讓他們同行的,正是那件驚天劫案。
可是這件驚天劫案並不僅僅隻是讓他們二人走到了一起,還讓其他許多相關之人也走到了一起。比如說雪千鶴與盛誌強,又比如說盛淩人與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廠公石忠。
說到底,雪千鶴與盛誌強都隻是小角色,真正的大人物卻是盛淩人與石忠。
東廠,盛淩人秘密求見了石忠。
他們二人不隻是因為這件劫案才扯上關係的。在很早之前,他們就為了金錢與權勢,而互相勾結在了一起。他們都互相擁有對方想要的東西,石忠有盛淩人想要的遮天權勢,盛淩人卻有石忠渴求的金山銀垛。
為了將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他們很早之前、在當今聖上還未登機之前,就已經暗中狼狽為奸,並且做了許多見不得人的醜事。有些事情甚至皇上與蕭王也心知肚明,但一則沒有足夠證據,二則他們根基未穩、實力未固,一時間也奈何不得二人。
盛淩人的義子盛莫名不僅心細,而且聰明過人。他隻不過在翠雲樓偶遇蕭王與第五行,便看出其中的奧妙。他猜得沒錯,蕭王和第五行的確是衝他們聖殿而來。雖然現在他們還並沒有發現什麼,但盛淩人不得不防一手。他今天來找石公公,為的正是此事。
石忠問道:“盛尊主,找咱家何事?”
盛淩人道:“石公公,在下聽說蕭王已派第五行去追查官銀被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