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庭已詔告天下,將於下月二十五日,在京城召開武林大會。
此詔剛一發出,頓時引得天下嘩然。
江湖之事,一向由江湖人自己做主;英雄大會,也幾乎都是由江湖各名門大派自行組織。然而,這次朝庭越俎代庖,竟然替天下英雄操心起武林大會之事,也著實讓各路英雄吃驚不已,更是對朝庭的用意百般揣摩。
可即便如此,朝庭有意召開武林大會,江湖各路好漢自然也不能不給麵子,而且許多門派甚至還十分重視此事。尚且不說江湖曆來的九大名門正派,便是其它一些很小的、連英雄帖都沒有收到的門派,居然也打算進京師湊湊熱鬧。
昆侖派是江湖九大門派之一,雖然如今聲勢不在,但名望地位還是有的。隻是朝廷尚且不知雪千鶴已死,故而英雄帖上還仍然寫的是他的名字。可即便雪千鶴不死,恐怕武林大會也沒有他什麼事了兒。因此真到那時,他恐怕已是階下囚了。朝廷發帖之人是皇上的皇兄蕭王爺,他念及昆侖派也是江湖九大名門派之一,所以即便雪千鶴有牽涉重案,但還是收到了一張英雄帖,這也是對他和昆侖派的莫大尊重。
隻是雪千鶴已死,雪輕柔尚自對第五行恨之入骨,一見到便要找到報仇。然而,第五行不知梅韻師太昨日跟她說了什麼,雪輕柔雖然對他也還是沒有好臉色,但卻不再對他拔劍相向。昆侖派弟子之中,隻除了廖昌演之外,也都對他客氣了許多。
“莫非師太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並且還把事情緣由告訴了嫂子?”第五行已經和眾人動身下山,但他的心思卻還是在想這個問題。
吳芝芝尚在軍營之中,於是第五行等人隻得先回軍營來接吳芝芝,而王景浩還要率大軍回營,況且大隊官兵和錦衣衛,也不便和他們幾個江湖人士同行,於是王景浩便與眾人分了手,隻單獨率錦衣衛和大軍行動。
第五行、胡代偉、梅韻師太、吳芝芝、雪輕柔以及廖昌演所率先的數十名昆侖派弟子,卻都做江湖中人打扮,一路飛馬快速朝京城方向而去。隻是第五行發現,許可仍然在昆侖派弟子當中,而且還緊緊跟在廖昌演身後。
然而,他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卻並不是京城,而是峨嵋山。
雪輕柔見梅韻師太好了,便早已將情況飛鴿通知了峨嵋派梅青、梅律兩位師太,故而此時峨嵋派上下,一定都在等梅韻師太回山主持大局。
梅韻師太發瘋入魔多年,峨嵋派上下一直不敢對外人提及此事,故而才說梅韻師太閉關不出。而派中一應大小事務,卻都由梅音、梅青、梅律三位師太共同進行處理。可是,先前梅音師太又因牽涉官銀之案慘死,故而峨嵋派再受重創,因此實則十分需要梅韻師太回山重掌峨嵋。
眾人飛馬不停,不多日便已來到了峨嵋山下。
梅韻師太事隔十餘年,終於又回到了這個她曾經十分熟悉、而現在卻略感陌生的地方。畢竟,如果一個你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你已十餘年沒來,即便它一點變化也沒有,你還是會感到陌生。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或許,故地仍然沒變,變的隻是自己。
陌上花開,蝴蝶飛舞,江山猶是,昔人已老。
梅韻師太一人當先,但步伐卻已放慢,心情似乎也有些沉重。
路邊,農家小孩正在嬉鬧,突然有一小孩看見了她,然後向母親問道:“娘,那是哪裏來的道姑?”
“大概是峨嵋山的吧!走,別理他。”母親說著,便又把孩子拉回。
普通農耕人家,寧願與和尚和道士打交道,卻獨獨不喜歡尼姑,這也是很普遍的風土人情。
梅韻師太出家多年,對此早已習以為常,自是不會放在心上,便何況人家還隻是慈母幼兒。隻是梅韻師太聽到母子之間的談話,突然間想起了一首詩,忍不住便輕聲吟了出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嗬嗬!”吟完之後,還忍不住輕笑了兩聲。
梅韻師太原名瞿青薇,本是峨嵋山下的一戶農家孩子。後來父母相繼病逝,她便也成了孤兒,然後被她峨嵋派的師父帶上了山,從此成了峨嵋派弟子。她很小便已經加入了峨嵋派,對家的印象也很是模糊,而峨嵋派,才是她眼中真正的家。雖然她並不是“少小離家老大回”,但也是一去十餘年,今日方才有機會回來,也已經是很長的時間了。十餘年間,會發生很多很多的事,而都是她們無法左右的。
就好像十幾年前她離開峨嵋山,與師妹梅音分別之時,那時怎麼會想到,那便是永別。如今她已經回來,但師妹梅音卻已經不在。
陌上花開,蝴蝶飛舞,江山猶是,昔人已故。
梅青、梅律師太聽得掌門師姐要回來,頓時十分高興,早已率峨嵋眾弟子在山下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