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乘庸,其實是個很低調的人物。
他執掌武林中少有的大門派武當派,並且自己的武功也不弱,但他實則在江湖上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這倒並不是因為他沒有發言權,而是因為他幾乎不怎麼發言。既然遇事不發言,那便是有發言權,也就沒有一樣了。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做,因為武當派是武林大派,許多玄門道家分支,向來都是以武當派馬首是瞻。然而,身為武當派掌門的陸乘庸都不說話,其它小門派的人,自然更沒有發言權了。
陸乘庸為人相對低調,所以也很少與人爭強鬥狠,因此在江湖上幾乎沒有什麼仇家。不過,他這次出頭,也的確是認為,這種大場麵上,武當派要是還沒有人能露麵,也有些說不過去。
陸乘庸的劍法十分高明,甚至於許多劍客榜上的人物,也都不是他的對手。隻不過當初排劍客榜之時,都是在江湖年輕一輩中挑選,年紀最大的狂笑月歌,現在也還不到四十歲,因此作為武當掌教,年紀又已五十出頭的陸乘庸,便沒有被考慮進去。不過,沒進劍客榜,也不見得他的劍法一定就不行。因為排榜的隻是一位青城派的高人,他也隻不過是在他認識和知道的劍客之中排榜。江湖如此之大,他又不可能全都認識,因此有少數大劍師被漏排,也算是正常。
陸乘庸一出劍,便使出武當劍法,而且招式淩厲,劍氣縱橫,很有大家的風範。天史烈沒有兵器,而武功也並不比陸乘庸高明,故而不到十劍,袖口已著一劍,幸好他閃得快,並沒有傷到手腕。
天史烈與陸乘庸才過數招,但見對方劍法精妙,比之前又精進不少。於是他再次使出虛空拳,拳風虛無縹緲,正好可以透過陸乘庸的劍招開始反擊。陸乘庸見天史烈反擊,也陡然變招,劍招迅速變快,竟是他自創的淩雲劍法。陸乘庸自創出這路劍法之法,還從來沒有在人前用過,因此這次出招,實則是第一次使用這路劍法。正因為劍法新奇,所以連許多武當派的弟子,也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劍法。
天史烈見對方劍法古怪,自己從未見過,頓時有些慌神,於是連退數步,以求盡快躲過陸乘庸的劍招。
陸乘庸的淩雲劍法緊追不舍,劍鋒處處不離天史烈要害,直逼得天史烈極為狼狽。
天史烈連退數步,已經被逼到擂台邊緣。擂台比武,先下擂台者,也算是輸,這是江湖規矩。雖然這次比武之前,根本沒有人說起,但是這早已經是江湖公認的比武規矩,每個人心裏都已默認。
天史烈無路可退,於是隻得使出霹靂掌,以求先憑借自己的掌力殺開一條路。隻是他剛拍出一掌,陸乘庸竟然不退,也同時拍出一掌,竟是武當掌法。兩人掌力相交,天史烈又稍稍下風,身形已經搖搖欲墜。這時陸乘庸劍法再出,仍是淩雲劍法,劍氣相交,更加淩厲無比。天史烈無奈之下,隻得一個旋身,從陸乘庸的側麵飛身竄過,直接來到了擂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