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第一節)(1 / 3)

詞曰: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夢醒添得愁無限。

樓上春山寒四麵,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且說二娃子趕著小驢車,把李老板三口送回周村,天已是晌午。他是個樸拙實誠的鄉下小夥,遵從李老爹吩咐:“鄉下秋忙,不得久留”。已答應過的事,即使後麵有八頭牛拽著,也別想把他拉回來;認準的事,即使前麵有堵牆,也得一頭硬撞過去而不知變通。二娃子不吃飯,也不進屋哈口水,即與小叔一家告別走人。李老板苦留不住,隻得買幾個瓜果,又提兩包糕點放在車上。吩咐道:“回家的道上一定注意安全。餓了吃幾塊糕點,點心點心;渴了啃幾個水果,別不管不顧到孝婦河裏哈生水,弄壞腸胃。”二娃子點點頭,即匆匆走了。

回到商鋪,李老板問過兩個夥計,一切經營活動平穩正常,遂放心下來。他站在關公像前,雙手合掌心中暗暗祈禱:“關老爺,真可憐見!我和三姐兒的下半生,就指望這個商鋪買賣過活,再也折騰不起,可千萬不能再出啥差錯呀。初一、十五、四時八節,我一準按時來給您老人家進貢、上香。關老爺若有靈,上天有好生之德,就開開眼保佑保佑我們吧!”

睡足晌覺,日頭已偏大西,李老板和三姐兒商量:到觀海門路南的銘新浴池泡個澡,去去晦氣;然後找地方隨便吃點,晚上去春生戲院看場周姑子戲(五音戲,五人戲)。倆人商量下來,三姐兒抱著大蛋子,李老板雇兩輛倒騎驢的人力三輪車,一前一後順著魚店街、油店街向東出觀海門,來到銘新浴池。

進澡堂子時,李老板和三姐兒又起了小小的爭執。三姐兒想帶大蛋子進女賓部洗澡,李老板堅持要帶大蛋子進男賓部泡澡。一時爭執不下,三姐兒問大蛋子:“乖兒子,你願意跟娘去,還是願意跟爹去洗澡?”

大蛋子音聲弱弱地說:“我願跟俺娘去洗澡。”

李老板大眼一瞪:“x蛋孩子,都三四歲了,還到女堂子洗澡,丟人不?”聽到爹訓斥,大蛋子眼角湧出淚花,嘴一咧竟抽抽嗒嗒哭起來。李老板歎口氣:“這孩子隨他死娘,秉性太弱、血氣不足,將來恐非吉兆!”

聽男人這樣說大蛋子,三姐兒很不高興:“你咋這樣說小孩子?說話咋這麼不吉利?”她把大蛋子放下地來,摸著他的頭:“大蛋子,不許哭,男孩子是得堅強!你先跟爹去,洗完澡出來,我給你買冰糖葫蘆吃。”

從銘新浴池出來,天色已漸暗,三姐兒果真買隻冰糖葫蘆,哄得大蛋子高興!他拿在手裏,一路上不住地玩耍,三人隨便找個飯館填飽肚子,即來到春生戲院。戲院門口顯眼的位置貼著海報:今晚上暖場的戲《王小二趕腳》,正本大戲是《白玉樓》,穿插著折子戲《王二姐思夫》,主角是鮮櫻桃鄧洪山。兩個配角,一個筱櫻桃,是鄧洪山的侄子;一個紅櫻桃,是鄧洪山的孩子。倆人都是鄧洪山親手帶出來,名動一時的旦角。

三人到得早,戲院裏的大桌子尚空著,李老板選個位置合適,視線好而又不特別顯眼的地方坐下。跑堂的見有客到,急忙彎腰打躬地跑過來,一看卻是老熟人。馬上寒暄起來:“哎吆,是李老板!這不正想著您呢,心說有好一陣子沒見到李老板來看戲,不知最近您忙些什麼呢?”

李老板麵帶笑容:“嗨,小得子,你小子嘴真乖巧!”又用手指指三姐兒:“這是你新嫂子,我剛成親,忙碌過一陣子,今天出來看場戲鬆緩鬆緩。小得子,先麻煩你給我沏壺上好的茉莉花茶,得是“馨香齋”的茉莉花茶,其他的我不哈。再來包脫皮的五香花生米,一包炒南瓜子兒,咋樣?”

小得子連忙給三姐兒鞠個躬:“新嫂子好!”然後對李老板拱拱手:“恭喜!恭喜!嗨,李老板春風三度呀!您大喜之事也不吱一聲,讓我也好去討杯喜酒哈,這和我見外了不是?”

李老板急忙擺擺手:“哪裏,哪裏!小得子,事出匆忙呀,等抽空我再單獨請你!好不?”

小得子點點頭:“也罷!李老板,今晚上這壺好茶、花生米和南瓜子算我的!”

三姐兒急忙道:“不行,不行,這可不行。你千萬別這樣!”

小得子和李老板又客套幾句,見陸續有人來,拱拱手匆忙去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些好看戲又看得起戲,常到戲園子裏看大戲的人,無非是些周村街市麵上有頭有臉、有錢有閑的主。他們來到戲園子裏的目的:一是把戲園子當成聯絡感情,交流各種信息的場所;二來捧角,顯示身份湊熱鬧;三是真票友,癡迷戲曲,不過那隻是少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