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媽媽最合格?
什麼樣的媽媽才是最合格的呢?是那種孩子生病了火急火燎地一路抱著孩子去醫院看病、打針、掛點滴,飯不顧吃,覺不顧睡的媽媽嗎?當然不是,這樣的媽媽,你隻能說她是很愛孩子的媽媽,卻遠遠不是最合格的媽媽,反而應該說她是一個很粗心的媽媽。正是因為她的粗心、不合格,才會如此遭到心靈和肉體的懲罰,因為孩子每一次生病的痛苦,都是抽在母親心上的鞭子!
最合格的媽媽不僅很愛自己的孩子,還需要愛之有道。道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包括育兒。粗心的媽媽們怎麼就能夠認為對自己的孩子隻要有一顆愛他的心就夠了,而不需要遵循一定的道理準則?媽媽們沒有育兒經驗,也不熱衷去學習育兒經驗,往往會因為自己的無知讓孩子跟著遭罪,小病還好,頂多讓孩子受些打針吃藥之苦;若是因為媽媽的粗心大意,讓孩子小病變大病,那可就不僅僅是讓孩子受打針吃藥之苦了,可能還要受手術之苦。那樣就不僅孩子痛苦,而是全家跟著痛苦不得安寧了。
一項對157名家長進行的“兒童營養知識普及調查”的結果顯示,懂得一般育兒營養知識的人僅占10.2%。多麼醒人深思的數字!
正所謂“防患於未然者易,除患於已然者難”。所以,合格的媽媽要把功夫下在平時,要盡力學習各種育兒營養知識,要做到眼尖、手勤,孩子一餐飯、一口水都要時刻注意著,預防孩子生病,盡量做到讓孩子小病少生、大病不生。《養老壽親書》有言:“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就是這個道理。
能夠讓孩子免遭生病之苦的媽媽,才是最合格的媽媽。那麼究竟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少生雜病呢?正所謂“病從口入”,食物常常是疾病之源。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呢?孩子腸胃機動能低下,免疫力弱,又沒有控製力、識別力,不會識別哪些食物當吃不當吃,更是容易因為吃進嘴裏的食物不幹淨導致各種大小病症。
下麵我們就從吃的、喝的方麵談談怎麼讓孩子少生雜病。正所謂“努力從來都不會太晚”,曾經粗心的媽媽們和新晉媽媽們想要成為細心的媽媽、最合格的媽媽,讓自己的孩子少遭罪吃苦嗎?那就跟我一起學習一下怎樣隻是吃飯就能讓孩子不生病的秘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