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飄悠悠地,雪花輕靈地跳著舞,雪不大,於是就可以輕易的看到小小的晶亮的花朵在冷風中劃給天空銀絲般的弧線,在落地之前,悄然融化。
我站在院中,仰望著天空,心緒猶如飛舞飄動的雪花,纏纏繞繞。
嗬,已經是冬天了,不覺小半年就過去了。這幾個月日子過得很是安生,太子沒有再生事端,十三也沒有再“傳召”過我,就連在解救阿瑪一事上“居功至偉”的八阿哥,也無聲無息消失了一般。而我,依然迷失在這清宮中,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曾悄悄去了好幾次延禧宮,可別說井,連個井蓋也沒見著。
難道我就要這麼莫明其妙地以瓜爾佳采薇的身份在清朝呆一輩子?
“采薇,你這孩子又在這發怔呢?你也不去瞧瞧灶上的粥都滾成什麼樣兒了?”悄無聲息地,崔嬤嬤走過來,輕推了我一把。
我驀地恍過神來,一路小跑向廚房,今天是臘八節,在這皇宮中,皇帝、皇子、各宮各院的主子們每逢臘八節,皆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們賜臘八粥。這寧壽宮裏熬臘八粥的任務卻是交給了我。
自從上次太嬪壽辰“小試身手”做的雙皮奶大獲成功之後,我嚐試著做了幾樣甜點小菜,居然頗合太嬪的口味。此後,除了給太嬪娘娘念書,我便又多了一項工作,就是給娘娘“開小灶”。我倒也能樂在其中,在現代的時候,我就挺愛擺弄鍋勺的,經常下下廚,請幾個朋友聚聚,看他們吃得不亦樂乎,誇得讚不絕口,特別有成就感。
紅棗、蓮子、核桃、菱角、栗子、白果、紅豆、七樣幹果,和著糯米,小火熬至酥爛軟糯,再撒上剛從梅枝上摘下的朵朵紅梅,最後還得加點堿,粥色成微黃,湯汁濃稠。就是我獨門的“薇式臘八粥”。
“嬤嬤,您嚐嚐!味道如何?”我盛了一小碗粥遞給崔嬤嬤,“你這做法倒是與眾不同!從前沒見過人熬臘八粥加梅花的。”崔嬤嬤說著,舀了一小勺嚐了嚐。“嗯,軟滑甜潤,妙的就是這梅花的清香,吃著覺得格外爽口!”崔嬤嬤讚許地看著我,又笑道:“平常姑娘家善做的女紅你不行,做起這掌勺顛鍋的粗活兒你倒是無師自通!老天沒把你生成男人真是可惜了,沒準兒可以當個大禦廚什麼的封官受賞呢!”
旁邊站著的雨枝“撲哧”笑出聲來,打趣道:“嬤嬤說得是呢,別看采薇姑娘生得嬌柔可人兒的,卻活脫脫一個小子性子,膽大得出奇,站在桌上看皇上的事兒怕是也隻有她能做得出來!”
又來了,又來了。這雨枝是一逮著機會就要嘲笑我,看來我平日裏待她太“隨和”了,我佯怒瞪了她一眼,正待開口“教訓”她,聽得門外傳來一把尖細高亢的聲音:“瓜爾佳采薇是這在這兒麼?”這會是誰呢?平日這寧壽宮中極少有外人來,來的也都是奉旨宣賞什麼的,這指名道姓找我的可是頭一遭。
一邊心中疑惑,一邊掀開門簾走出門去,應道:“我就是,哪位找?”隻見門外站了幾個帶刀侍衛,為首的是個老太監,佝僂著背,幹瘦的像老了的魚鷹,一對幹枯的小眼睛卻極不和諧的射出一道道光,細小而且鋒利,看得我一陣心驚肉跳。
他問道:“你就是瓜爾佳采薇?”見我點頭,他繼續說道:“奴才是毓慶宮的太監總管,名叫陳一林,今兒個來,是奉太子之命請采薇姑娘前往毓慶宮赴宴。現下時候不早了,咱們這就去吧!”
霎那間,我腦中已經轉了百轉。太子終於耐不住性子要下手了,他好大的膽子,居然如此明目張膽直接派了人來宣我。我可怎生是好呢?
正思慮著,聽見崔嬤嬤道:“陳總管,奴婢替采薇謝過太子的恩典,隻是她年紀小,行事沒規矩,辦事又毛燥,沒得壞了太子的雅興!這赴宴一事,還請太子收回成命!”
陳一林冷笑一聲:“沒規矩那更要去了,太子爺□□人可是一等一的高明!你又是什麼人?主子的命令豈能說收回就收回?”
崔嬤嬤神情嚴肅,一字一句說道:“奴婢是這寧壽宮中的教引嬤嬤,責任就是要照看教引這些年輕宮女們,宮中的規矩,陳總管心裏也明白,采薇今兒不能跟了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