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初行(1 / 3)

崔嬤嬤手裏一邊忙活著給我收拾去塞外要帶的衣物,一邊諄諄囑咐我:“采薇,此去可得留著點兒神,少說話多幹活兒,皇上身邊可不比咱寧壽宮,人多嘴雜的,規矩也多,你若闖下什麼禍,八阿哥他們可救不了你!”

我連連點頭稱是,原本強烈想去大草原的渴望已減了七分,全拜“八百萬”所賜,被他欺侮了不說,還激得我還把他比做武大郎,這是把雙刃劍,傷他也傷我。這麼一來,我知道他看過禁書的秘密,他大概也是惱羞成怒。“金瓶梅”既為禁書,而18世紀的中國又是一個守舊封建、要求女子德言容功的社會,我這麼一“露才”,更不知他會在心裏怎麼想我了。罷了,反正我已經得罪他不知多少次了,“虱子多了不咬”。隻是以後碰麵我怕是再無法昂昂自若了!

明日便要啟程了,今日所有隨行人雖需到乾清宮集合,想是要聽主管太監“訓話”。在一位公公的引領下,繞過乾清宮正殿,來到一個寬敞的院子。嗬,已經黑壓壓站了好幾百號人,井然有序的排成方隊,鴉雀無聲,我不禁在心裏暗暗歎服:這才是規矩!

不一會兒,一個矮胖的老太監出來訓話,無非是說些安全、衛生、秩序、防火、防盜之類的,我百無聊賴的聽著,好容易熬到說完,周圍的人悄無聲息,眨眼間就散了,倒剩下我一個人有些反應不過來,怔在原地。正待離開,一個小公公跑上來前道:“姑娘留步,李諳達找您說話。”

李德全?康熙爺身邊的大紅人,皇子大臣們都要敬讓三分的太監總管李德全?我有些疑惑,更多的是興奮,很想看看這位宦官界的翹楚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和我想像中的判若兩人,我原以為他會是一個臉上寫滿精明與世故的老人,可眼前這位中等個頭兒、不胖不瘦的中年人實在讓人難以想像他就是大權在握,太監門的“掌門人”,

這是一張普通得你見了十次後也想不起長相的臉,不大不小的眼睛、不高不低的鼻子、不翹不癟的嘴、仿佛隨時會淹沒在人海中,讓你尋不到蹤跡。沒有任何特點,也許這就是他的特點。

“李總管吉祥!”我感歎之餘沒忘了行禮,“嗯,起吧!”聲音也平平,聽不出感情色彩。他問道:“瓜爾佳采薇?”我回道:“是。”他說:“此次出行,你被安排在內餑餑房,專給萬歲爺伺侯點心的地方,有師傅教,你邊幹邊學吧!”我福了一福道:“是!”

片刻的沉默,李德全似是躊躇著要說什麼,隻見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包袱,輕輕道:“這個替我交給玉玲。”我點點頭,接了過來,心中微詫,他稱崔嬤嬤為玉玲?熟稔到如此地步麼?李德全麵無表情盯了我一會兒,道:“你回罷,此行守著規矩,處事周全些。”“是!”我行了個禮,出門而去。

一路走著,一路想著,這李德全和崔嬤嬤似是舊識,且是有些瓜葛的故人。這宮裏是不允許奴才們私相授受,傳遞私人物品,我與他僅一麵之緣,他怎會托我帶東西?看他的樣子,像是知道一些我的事情,至少他知道我是崔嬤嬤的“心腹”,還有他叮囑我的那番話,想是知道我平素是個“出格”的姑娘。

唉!我歎了口氣,這宮中之事萬緒千端,人人也都是八麵瑩澈的主兒,以我的淺薄道行是怎麼也想不明、猜不透的。也罷,有時候當個傻子,單純的幸福會多一些。

回到寧壽宮,把包袱交給崔嬤嬤,她淡淡地接過,不說什麼,我也不問,掩了門出屋。隻是晚膳時,見到崔嬤嬤腕上多了一隻青玉鐲子,那鐲子我識得,一直是嬤嬤隨身佩帶之物,上回為了太嬪請太醫之事,求助於李德全時小德子送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