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舍(2 / 3)

四阿哥頻繁地去別院,許多年前她曾來過的君子塢。空氣中仿佛還留有她清朗的吟詩聲,青竹依舊未滄桑,人卻分付天涯。四阿哥吟詩和賦以寄相思,而這些詩卻始終留在別院,錦書難托。

她終於離開,留在草原。四阿哥十分盼望能隨扈出行,然而身為雍親王的他常常被委以重任,留京替皇上處理要務。

十三阿哥私自去了圍場,疲憊消沉的他回來後判若兩人,意氣風發。四阿哥不願去想她用什麼辦法安慰了十三阿哥,心中卻久違地泛起一種酸澀。四阿哥搖搖頭,暗自嘲笑自己,終於也變成一個為女人而吃醋的俗人,不止是酸,苦、甘、喜、怒、憂、思,他為她嚐遍凡塵種種情思,卻隻能獨自品味。

他與她,同樣的驕傲,同樣的剛毅,同樣的暗自神傷。同樣的無可奈何。

一片幽情冷處濃。

終於,她回來了。卻又一次身陷無妄之災,四阿哥除了憤怒還有不可遏製的悔意,早知如此,當初強留她在身邊,貪戀一時之歡也好過一無所得。然而,救她,依然是唯一的選擇。

他愛她,雖然不奢望得到。這隻是一個事實,一個縱然他想,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乾清宮西暖閣,鋪有地龍,即使是冬季依然溫暖如春,四阿哥跪伏於地,手心卻是冷汗涔涔。榻上端坐著的皇帝也好不到哪裏去,意外之極。四阿哥是少數幾個令皇帝省心的皇子,平素不顯山不露水,今日卻為了那丫頭出麵……

皇帝肅正麵容:“你為何替她求情?你與她也有兒女私情麼?”

四阿哥不緊不慢:“回皇阿瑪,兒臣對她無非隻有“舍、得”二字。她曾救過兒臣,與兒臣有生死與共的情誼。兒臣從未想過得到,卻不忍她枉送性命。兒臣堅信二哥是為人構陷,自從皇阿瑪訓誡他之後,他行事為人已較前收斂許多,兒臣以為二哥如今斷不可能做出此等逾禮之事。采薇,亦是為人利用,求皇阿瑪念在過往這丫頭救過您、救過兒臣性命的情份,饒她一命!或是放出宮去,或是重責,隻留她一條命罷!”

四阿哥此一番話,既表明立場護全太子,又將自己對她的情意輕描淡寫,皇帝聽得心中略鬆一口氣,暗想:這個老四,平日友愛兄弟,盡心扶佐太子,行事沉穩有度,待兒女□□上也從未有過任何閃失,朝中之事如今也多倚重他。今日這個恩典他既求了,朕若直接駁回恐礙父子情份。然而,那丫頭欺君之罪怎可輕饒?

皇帝淡淡道:“不舍?為何不舍?說到底,還是有兒女私情!你要朕恕她,朕不能。朕會賜她□□。她的確救過朕也救過你,念此情份,朕許你見她最後一麵,你若救得了她,你便救,但觀天意罷!”

皇帝成竹在胸,宮中密藥,任誰飲下,絕無生還可能。然而,畢竟給了機會,四阿哥若怨,隻能怨天意,怨不得皇帝。皇帝行事向來滴水不漏,至少表麵上是。

四阿哥捏緊拳頭,沉沉地叩了個頭謝恩,不再多言,轉身出了乾清宮。心中絕望悲憤之情無以複加,她舍棄了一切,卻一無所得,甚至連性命也保不住。

四阿哥決定,她要活著,必須堂堂正正、完整無缺地活著,若不然,就痛快替她了斷。而害她之人,他也會一一替她討回公道。

李德全暗中打探到四阿哥的計劃,將之告訴皇帝。皇帝暗自讚歎,這老四行事果決狠厲,不拖泥帶水,是能成大事之人。皇帝行事動機向來不簡單,他允許四阿哥去見采薇最後一麵,實際也是在考量皇子的處事方式。察人,不容易,要從方方麵麵研察,皇帝深諳此道。

李德全一咬牙,懇求道:“萬歲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求萬歲爺聽聽那丫頭的理由。”皇帝不言語,心中亦有幾分惋惜。皇帝已然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陳一林已然伏法,皇帝不允許太子身邊有異心之人。皇帝隻是想不明白,那丫頭何苦執著?八阿哥與她的過往,皇帝是知道的,皇帝亦明白,於情,她應該如此。然而,於理,她就可以枉負皇恩,不念皇帝舊日待她的恩寵?皇帝心中很是不平。

皇帝不想聽她解釋,其實是怕她詭言狡辯,自己一時心軟,由得她擺布朕意。皇帝其實知道自己很喜歡那丫頭,不然,何以她次次提出的要求皇帝都予以滿足呢?甚至不惜為她數次破例,譬如留她在圍場,譬如許她讀書習字。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句,卻讓皇帝有幾分動心,皇帝其實很想知道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