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絕堅信不會有那麼一天,所以想都沒有想便說道:“好,我答應你,但絕對不會有那麼一天。”
說罷,有了這句話,袁崇煥似乎也心滿意足了,他似乎預料到了些什麼?他自己也不敢肯定,但是直覺告訴他一定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所以他必須做好準備。
最終三絕還是沒能殺了袁崇煥,或許一開始的刺殺之路,隻是上天為他們相遇找的一個借口而已,這樣的英雄和這樣的劍客,相遇、相識、相知,本就是必然的事情。
然而對於袁崇煥來講,看到了三絕,他也看到了希望,山海關未來的希望,他不知道三絕手中這把劍能不能敵得過清軍的槍火大炮?他可以肯定的是,他走後山海關後繼有人。
山雨欲來風滿樓,陰謀總是源源不斷,一環扣一環讓人難以防備,袁崇煥已經是身陷對手的陰謀之中,難以自撥。
紫禁城金鑾殿上吵鬧一片,文武百官亂成一團,你一言我一語似乎在討論著什麼?但隱隱約約可以聽出是關於袁崇煥的。
魏忠賢站在最前麵,此時此刻似乎隻有他最安靜,因為這一切都是他一手捏造的陰謀,並且對於自己的計劃也是信心滿滿。
終於一個身著龍袍的人走了出來,在左右侍衛和太監的攙扶下,走到龍椅上坐下。見到此人,在場的所有人都跪到在地,齊聲膜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想必此人便是崇禎皇帝無疑,一副臃腫的麵容,兩眼無神的看著文武百官,似乎對於朝堂政事無心理會。這樣的君王,此國之所以不昌盛,也情有可原。
崇禎皇帝說道:“各位愛卿平身,有什麼本要奏?快快道來,無事便退朝吧!”
文武百官也從地上站了起來,互相對視竊竊私語,似乎有話要說卻又不好開口。魏忠賢轉過身對那幾個正在竊竊私語的官僚遞了個眼神,魏忠賢在朝堂之上,很少說話,但是所有的大局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因為這些在場的官僚都是他的眼和手,所以他不需要親自來。
一人站了出來道:“皇上,微臣有要事稟報。”
崇禎皇帝不耐煩的說道:“王愛卿,有什麼要事快快說來。”
原來此人便是法嗣侍郎王勇,掌管大明所有的刑罰和條律,說直接點就是掌握生殺大權的重要官職。
王勇說道:“皇上,可還記得袁崇煥袁將軍的事?”
王勇這麼一說,崇禎皇帝似乎想起了什麼,說道:“對了,朕已經下了幾道聖旨了,袁崇煥是否已經回京?”
王勇說道:“回稟皇上,袁崇煥一直抗旨不回,而今人依然在山海關。更可惡的是,上次皇上派去的傳旨公公和幾十名錦衣衛全部一去無影蹤,我派人去查找他們的下落,不料在北邊的沙漠裏,發現了他們的屍體,想必定是那袁崇煥下的毒手。”
聽到這裏,崇禎皇帝大怒,站了起來道:“豈有此理,竟然還有此事,他袁崇煥是想造反嗎?”
王勇說道:“皇上息怒,如今袁崇煥抗旨不遵已是死罪,皇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耐,已是皇恩浩蕩了,他居然公然挑釁,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皇上,你可得早點定奪,切莫再有惻隱之心了。”
崇禎此時此刻已經是怒火中燒了,再加上王勇在一旁煽風點火,和文武百官的閑言碎語。崇禎再也忍不住了,麵對通敵賣國的叛徒,他是不會手軟的。
崇禎說道:“如今事已至此,袁崇煥反叛已成定局,有哪位將軍能替我大明前去捉拿逆賊?”
麵對袁崇煥和袁崇煥的袁家軍,在場的將軍都沒有敢吱聲的。
看著全場一片寂靜,此時魏忠賢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萬萬不可,此時袁崇煥已經和清軍打成一團,如果我們再派兵捉拿,豈不是羊入虎口,被對方吃個精光。”
崇禎說道:“依魏公公之見,我們該怎麼辦?難道就任由這個叛賊在外胡作非為嗎?”
魏忠賢微笑著說道:“皇上先莫著急,請聽我把話講完。如今我大明軍隊最重要的是固守京城,切不可分散兵力或者無畏的傷亡,既然山海關我們不能派兵前去,那我們就讓袁崇煥自己回來。”
崇禎說道:“朕已經接連下了幾道聖旨,他依然堅持不回來,你有什麼辦法讓他自己回來?”
魏忠賢笑了笑說道:“皇上難道忘了,袁崇煥一家十三口如今還在京城,如果。。。。。。”
魏忠賢的話還沒有說完,全場的人基本上已經能夠明白他的意思了,但是無人應答,因為畢竟挾持其家人要挾,對於一個泱泱大國來說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想了很久,崇禎皇帝說道:“愛卿們,可還有更好的辦法。”
全場又是一片寂靜,沒人應答,一是因為這的確是最好的辦法,而是因為魏忠賢的話基本上沒有人敢去反駁。
看著朝堂之上一片寂靜,魏忠賢說道:“皇上,如今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皇上擔心天下的悠悠之口,那麼這個小人就有我來做。”
崇禎想了很久說道:“那就這樣吧!這件事情就交給魏公公全權處理,隻是苦了魏公公了。”
魏忠賢說道:“為了大明江山,微臣願意肝腦塗地。”
崇禎說道:“今日之事就到這裏,沒有其他什麼事就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