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寶石機械海外突圍(1 / 2)

寶石機械海外突圍

公司

作者:閆笑煒

尋求更多增長點,成為寶石機械現階段乃至未來的重要工作。而伴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發布,海外市場相較於國內,似乎更適合國有石油裝備企業進行探索。

石油裝備產業一直以來是被國有企業所主導,然而,近些年不斷崛起的民營企業和不斷湧入的外資企業擠壓著本身就已供大於求的國內市場,石油裝備國有企業不得不將市場放眼於國外。

受到經濟增速放緩與低油價的雙重衝擊,經曆了十餘年的高速增長的中國石油裝備市場迎來了低速增長期。即使在中國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石油裝備國有企業,也要對市場策略做出較大的調整。

有機構統計,從2005年開始,我國石油裝備產業規模每年都在以40%-50%的幅度高速增長。不過,去年這一增長勢頭迎來了拐點,石油裝備產業增長僅為13%。

尋求更多增長點,成為石油裝備國企現階段乃至未來的重要工作。而伴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發布,海外市場相較於國內,似乎更適合國有石油裝備企業進行探索。

中石油新聞發言人曲廣學在中石油寶雞石油機械廠(以下簡稱“寶石機械”)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市場產能過剩嚴重,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向海外突圍,並且實現智能化、高端化將是未來石油裝備國企該走的路。

市場變局

近些年,隨著石油需求的爆發增長與國產能源裝備技術的不斷發展,石油裝備產業漸漸成為石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由於鑽探裝備的成本高昂與鑽探技術的難以突破,國有企業自我國石油會戰時期便統領了石油裝備生產製造的絕對領導權。在國有企業當中,中石油占據了大部分石油裝備生產份額。

《中國能源裝備年鑒》的數據顯示,中石油旗下的渤海石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在總資產與銷售額上獨占鼇頭。而以石油天然氣管道與鑽探裝備為主要產品的寶石鋼管、寶石機械在總資產分別位居石油裝備企業的第三與第五,他們均屬於中石油集團。

在海外產品出口上,寶石機械、寶石鋼管是國有石油裝備企業的代表。這幾年來,國際上流通的中國鑽機中,有75%來自與寶石機械,其石油裝備產品覆蓋了鑽機、泥漿泵等石油裝備各個領域。

寶石機械前身是寶雞石油機械廠 ,創立於1937年,於1953年劃轉石油係統,1953年劃歸石油係統,2002年改製成有限責任公司。寶石鋼管的前身寶雞石油鋼管廠則成立於1958年。

自十二五以來,中國石油裝備國際市場出口額穩步遞增,2011-2014年,分別占到總收入的29.5%、35.8%、37.2%和48%。但到了2014年,這種增長勢頭迎來的拐點,全年增速遇到下滑。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是國內市場萎靡帶來的衝擊,隨著中國經濟進入一個穩定的“新常態”,以及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上遊企業勘探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卻不斷下滑。

記者在參觀寶石機械泥漿泵生產線時發現,其生產車間陳列了許多組裝成型的泥漿泵與鑽機,均銷往阿聯酋,銷往國內的產品比重不多。

據了解,2014年,海外收入主要占寶石機械總收入的72%多,國內收入僅僅占比28%。

不僅僅是寶石機械,同樣位於寶雞的中石油旗下寶石鋼管也同樣感受到了低油價對國內管道市場的衝擊。

以油田儲運管道為例,一個石油管道一般的壽命是50年左右,我國一些油田管道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石油大會戰時期,現在都已經存在鋼管老化的現象,使得油田存在因管道損壞而漏油的環境風險。

寶石鋼管宣傳負責人張鵬飛對《能源》記者說:“陝西境內的油田開發較早,一些管網確實到該更換的時候了,但行情不好,這方麵的投資被削減了,管道更換又是一項大工程,客戶也比較無奈。”

對於國有石油裝備來說,他們一方麵要應對低油價造成的市場萎靡,另一方麵,還要麵對民營企業的崛起,和不斷湧入的外資企業。

近些年,隨著國家大力鼓勵私有製經濟,不斷有民企進軍石油裝備行業,市場已經趨於飽和。

寶石機械負責生產的副總經理馬廣蛇告訴《能源》記者:“民企給我們壓力很大,進軍石油裝備企業的民企包括四川宏華、科瑞機械等等,在進軍鑽探設備上很強勢。民企在國外國內市場都對我們有競爭。”

在外資企業中,對寶石機械形成最大挑戰的是美國國民油井公司。

美國國民油井公司創立於1862年,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在國內很多項目上,也與寶石機械展開了競標。

寶石機械在與國民油井的競爭中互有勝負,不過馬廣蛇表示,寶石機械曾在一次中石化12000米深井鑽探項目中,打敗了國民油井,非常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