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所部猝不及防,被陳登軍衝亂,潰不成軍,失去指揮。陳登親自擂鼓,將士奮勇衝殺,孫權軍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殺死淹死者不計其數,大敗而回。陳登取得全麵勝利。
不久,孫權率大軍卷土重來,再次進攻廣陵郡。
陳登一麵向曹操告急,一麵做好應敵準備。他暗中命人在救兵來援的必經之地聚積柴草,隔十步一堆,縱橫成行,布列整齊,然後乘夜點燃,光照遠近。
孫權軍發現後,誤以為救軍已到,十分驚恐。陳登見時機已到,親率大軍出擊,一舉擊潰孫權軍,再次取得了保衛廣陵的勝利。
這兩次陳登大敗孫權,從某種程度上說,孫權是以自己的渣來反襯出陳登在軍事上的造詣。
從軍事角度來講,這兩次大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一次戰敗,孫權輕敵無備,狂妄自大,犯了兵家大忌。
第二次戰敗,孫權又變得膽小如鼠,不明敵情。
兩次戰敗,孫權的色厲內荏暴露無遺。
孫策當然與孫權不同。
戰略山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這是當年毛太祖指揮作戰的心得之一,也是孫策始終遵循的作戰策略。
對於陳登,孫策在戰略上還是比較重視的。
畢竟曆史中記載的兩次戰役是實打實的,雖說主因在於孫權在軍事上的無能,但陳登在軍事上有一定造詣也是不可否認的。
廣陵縣內,縣衙中,孫策高居堂上,看著堂中諸臣,微微一笑,輕抿了一口杯中的清茶,緩緩開口說道:“諸位,對於這廣陵郡太守陳登有何看法,說說吧!”
孫策首先將目光看向了周瑜,畢竟周瑜久居江北,對於江北之事要熟悉一些。
周瑜略微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回稟主公,據屬下所知,陳登此人性格沉靜,智謀過人,允文允武。其人雖為文官,卻於軍事上頗有造詣,上任不久就收服了廣陵郡內的一支盜匪武裝,化為己用。”
孫策點了點頭,周瑜的評價與他記憶中的陳登其人很吻合。
“公瑾,可有何計策能對付陳登?”孫策開口問道。
“陳登為人謹慎且多智,用計行險恐怕難以成功!”周瑜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以屬下之間,唯有正麵對敵,以大軍穩紮穩打,以實力碾壓對方,方為上策!”
孫策點了點頭,又看向了呂岱。
“定公,你有什麼看法?”孫策開口問道。
呂岱想了想,開口說道:“回稟主公,屬下以為周都督所言甚是。陳登如今救援不及,我軍實力遠超對方,如今他隻能退守高郵縣。而我軍有投石機,破城易耳。”
正如呂岱所想,陳登沒有考慮多久便決定退守高郵縣。
魏續有堅城尚不能守,更何況野戰?
所以,兵少且無險可守的陳登,退守高郵縣是一個理智的決定。
至於如何守下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孫策聽聞呂岱也如此之說,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呂岱聽令!”孫策輕聲說道。
“屬下在!”呂岱聞之一喜,起身拱手應諾。
“命你率本部攻克海陵縣,暫且駐守海陵!”孫策知道呂岱是海陵縣人,因而有此命令。
“屬下遵命!”呂岱大喜,高聲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