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孫策到達彭澤縣,整個鄱陽郡的形勢一下子變得更加緊張起來。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孫策對戰略進行了重新部署。

彭澤都督徐盛被孫策調往柴桑,總督柴桑戰事。

柴桑作為鄱陽郡門戶,是扼守長江和彭蠡澤的第一站。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從某種角度上講,隻要能夠守住柴桑縣,那麼就勝利了一多半!

為了鞏固柴桑縣的防禦,孫策在整個柴桑屯兵達15000人。

這15000的兵力,主要分為3部分。

第一部分自然是重中之重的水軍,由周泰、蔣欽和孫瑜各自率領2000。

第二部分則是徐盛親領的虎步營5000士卒,他們作為極其精銳的山地步兵,將會是柴桑攻防戰中,守城的主力部隊。

第三部分則是鄱陽郡郡兵,由鄱陽郡都尉孫賁帶領,約有4000人。

在江東軍的作戰序列中,郡兵的戰鬥力稍低,不過也有不同。

比如孫賁率領的鄱陽郡兵,因為要麵臨西部劉表和南部劉繇的威脅,戰鬥力還算可以。

不過,據說劉繇得了重病,已經時日無多,所以孫策才敢命令孫賁率領4000郡兵支援柴桑縣,隻留下1000郡兵看家。

劉繇之所以重病,其中緣由還要好好說道說道。

原來,劉繇重病,追根溯源,還要追到劉表那裏。

劉繇和劉表同為漢室宗親,應該說雖然不是很熟,但總要有些宗室的體麵,起碼麵子上也還都過得去。

比如說劉璋和劉表之間,就一直保持著這種不冷不淡的關係。

大家各掃門前雪就是了,你別管我,我也不幹擾你。

可是自從劉繇被孫策打敗,不得不退守豫章郡之後,劉表的心裏就有了那麼一點別樣的小心思。

比如說,讓劉繇給自己當小弟,一起幹孫策。

這想法當然是好的,如果真能成,孫策還真要有些麻煩。

兩麵夾擊,對於孫策來說,怎麼著都不是個好消息。

不過,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

劉繇是誰?朝廷冊封過的,正兒八經的揚州牧啊!

雖然說人家劉繇現如今落魄了,困居豫章一地,甚至連豫章郡北部的一半土地都被孫策給搶走了。

可人家好歹還有上萬兵馬,人口也有數十萬,就這麼想讓人家給你劉表當小弟,想得美!

劉表雖然是漢室宗親,也是朝廷冊封的荊州牧,可是人家劉繇也不差你啊!

沒有大義上的名分,還想讓最愛麵子的劉繇聽你的,這不是白日做夢嘛?

可是,劉繇不想給劉表當小弟,不代表別人也這麼想。

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繇這艘破船是真的快沉了。

要是不趕緊憑手下的這點兵馬當資本,麻溜的換船,難道真的要和劉繇一起沉沒不成?

什麼?你說忠義!

忠義也能當飯吃?

若是孫策在這裏,定然會罵道,沒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沒錯,這個人就是劉繇麾下的大將笮融。

笮融此人性格暴虐,出身土豪,曾經背叛過徐州牧陶謙,算是有前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