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郡郡兵抽調精銳編入侍衛司,留下千人繼續為郡兵,其餘士卒盡皆放歸鄉裏。
值得一提的是,秣陵郡司馬、吳郡司馬、毗陵郡司馬盡皆由孫策身邊500親衛中的隊率調任。而且,包括會稽郡司馬張銳在內的四位司馬,全部出身寒門,無一士族子弟。
孫策這邊在進行軍製改革和調整,另一邊,也是時候派人前往許都了。
討逆將軍府,前廳,孫策與陸俊相對而坐。
“景秀,我打算這次讓你入許都奉貢天子。”孫策放下茶杯,緩緩說著。
陸俊點了點頭,他早就料到了會是自己出使奉貢。
一來,陸俊的父親,廬江郡太守陸康頗有名望,陸俊出使奉貢,會減少一些麻煩。
二來,陸俊乃是孫策的幕府議曹從事,他出使乃是應有之意。
三來,從江東往許都而去,必然要經過袁術的地盤。為了不至於和袁術之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從廬江郡借道而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一次,我希望景秀可以達成三個目的。”孫策說道。
“主公請說!”陸俊開口道。
“其一,我希望能夠被天子任命為揚州牧,並得到吳侯的爵位,至於將軍號能夠提上一二最好,鎮東將軍或征東將軍都可以。”
孫策緩緩說著,他並不奢求曹操會同意任命他為大司馬。
如今仍處於敵對狀態的曹操,能夠不給他穿小鞋就不錯了,孫策甚至覺得連鎮東將軍的名號自己也得不到。
“其二,我希望景秀能夠代替我,對曹操表達出一種善意。”
孫策繼續說著,不過這話連陸俊都不信,又怎麼可能讓曹操相信?
其實不過是一種麵子功夫罷了,這種善意是基於兩人之間尚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
一旦兩人之間有了劇烈的利益糾紛,什麼善意,都可以拋在一邊,政治家才是最沒有節操的動物!
“其三,我希望景秀替我向天子控訴荊州牧劉表,其挑動山越叛亂,擅開戰端,逼迫揚州牧劉繇,罪大惡極。”
孫策淡淡的說著,可任誰都能聽出來,孫策對於劉表的怨念有多深。
沒辦法,父仇在前,國仇在後。
黃祖是殺死孫堅的直接凶手,而劉表則是間接凶手。父仇在上,不得不報。
而江東要發展,隻有兩條路,向西取荊州、巴蜀,向北奪兩淮、中原。江東和荊州是天生的敵人,這是命中注定的。
聽罷了孫策的三個目的,陸俊微微頷首,開口答道:“謹遵主公之命!”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1月27日,討逆將軍府議曹從事陸俊出使許都,貢奉天子。
為了準備貢奉天子的禮物,孫策可是思索了良久。
首先便是長水縣的特產,醃魚一百壇。然後是海鹽縣的特產,精鹽十壇。其三是會稽郡生產的用青瓷罐裝著的綠茶五罐,用白瓷罐裝著的紅茶五罐。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江東大曲,普通酒百壇,特級酒十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