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封的表現,讓孫策很滿意。
當寇封提頭而來時,身上的血跡尚未幹涸,整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一股子彪悍的氣息。
“你可有表字?”孫策騎在馬上,看著單膝跪下的寇封問道。
寇封搖了搖頭。
“如此,我便越俎代庖,為你取字,公仲如何?”孫策笑眯眯的說著,目光轉向了一盤的劉泌。
劉泌聞言,心中大喜過望,趕忙提醒劉封道:“封兒,還不快多謝吳侯賜字?”
劉封也不是傻子,趕忙抱拳應道:“多謝吳侯賜字!”
想了想,孫策問道:“你可願意,入軍伍之中,博一個功名出來?”
劉封本就是性格果決之人,剛剛的殺戮,讓他明白,他似乎本就應該在戰場上廝殺。所以,劉封毫不遲疑的說道:“願隨吳侯,效力軍中!”
孫策聞言,哈哈大笑。
“好好好,公績,這小子是個好苗子,你好好帶帶他,暫且在親衛營聽命!”孫策揚起馬鞭,指著寇封,對身邊的淩統說道。
淩統聽了,自然是拱手領命,再一次在心中暗歎,這小子的好運氣。
不過話又說回來,淩統何嚐不是好運氣呢?
想當初,淩統也是被孫策一眼相中,並委以重任,將自身安危交予淩統手中。淩統自然也是不負其望,將500人的親衛營,整治得服服帖帖,多年來一直保護著孫策的安全。
戰時,隨孫策衝鋒陷陣。
平時,為孫策出行護衛。
整個親衛營,就是孫策的隨軍學堂。孫策往日裏一有空閑,便會教親衛武藝兵法,長此以往,親衛營中的一個普通士卒,在軍中再不濟也能擔當起屯長的職務。而不少人,即使做一軍侯也無問題。
而江東各郡的司馬,也全部是從親衛營軍官中選調充任。
事實上,孫策正是通過這種手段,加強自己對治下的控製力。
將年僅十二歲的寇封安排進親衛營中,顯然是孫策對其十分看重,打算親自教導。這是多少人所求之不得的好事!
羅縣事了,孫策也並未入縣城之中,而是與劉泌同行,直接往臨湘縣而去。
一路之上,孫策倒是從劉泌那裏,得到了不少有關長沙郡的情況。
畢竟劉泌乃是長沙郡中的地頭蛇,有些情況,不是表麵上那麼簡單。而有了劉泌的配合,孫策自然是有了不少更深入的了解。
一路交流下來,孫策倒是感覺劉泌此人,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倒是見解不淺。
這就是士族豪門的優勢,他們有著豐富的資源、開闊的視野、深入的認識,往往隻有士卒豪強子弟,才能夠有資格做官,也正是如此。
快到臨湘城了,孫策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
任命劉泌為長沙郡郡丞。
原本,孫策是打算從揚州調人過來,擔任長沙郡丞。
不過,孫策現在已經改變了主意。
以韓玄為長沙郡太守,是孫策早就決定了的。製衡韓玄,倒是不一定非要從揚州調人。因為韓玄本身也並非長沙郡人士。
隻是韓玄本人,任長沙郡郡丞一職多年,對長沙郡內情況熟悉,在加上其獻城有功,且太守府內官吏多對其服氣,綜合之下,孫策才決定以其人為太守。
如此一來,以長沙士族出身的劉泌為郡丞,事實上對韓玄也是一種製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