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如今正式出行時,都會有盛大的儀仗為牽引。

當代表孫策身份的特殊帥旗率先而行時,數十名親衛營騎卒也擎旗而出,這些騎卒擎著的旗種類就多了。

這些旗子,代表著孫策尊貴的身份。

吳侯、揚州牧、安東將軍、督荊揚二州軍事。

再往後,則是列隊整齊,提槍持刀的親衛營騎卒。孫策親隨之後,身著軟甲,九曲霸王槍掛在馬側。

淩統和張遼則是披掛整齊,各持趁手武器,護衛在側,稍稍落後一個馬頭。

三人身後,才是大隊的驍騎營騎兵。

吳奮看著盛大的儀仗,心中頗為唏噓。作為孫策的表弟,吳奮是親眼看著自己的表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現在。

唏噓過後,吳奮又不禁暗自猜測,自己接下來會被調到哪裏?

濡須都督府已經撤消了,原本歸濡須都督節製的吳奮,一時間沒了去處,頗有些孤零零的怪異感。

吳奮跳下戰馬,身上的甲胄鏗鏗作響。

“拜見主公!”吳奮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

孫策笑了笑,開口道:“起來吧,阿奮,無須多禮!”

頓了一下,孫策又道:“先隨我回秣陵吧!”

說著儀仗向西而行,往秣陵城而去。

吳奮得令,隨即指揮手下士卒,緊跟在儀仗之後,也往秣陵而去。

秣陵城,是如今孫策治下的第一大城,高大、厚重、堅實,就是秣陵城牆的形容詞。秣陵郡郡兵,披堅執銳,站在城頭上,“吳”字大旗,隨風飄揚。

猶如洪荒巨獸般的大城,看起來頗為肅穆。

往日裏,秣陵城是極為繁華的。來回的商旅和行人,絡繹不絕,叫賣的小販和行商走走停停。

今日,吳侯回歸秣陵,自然會有郡兵早早清道。

不過,衙門倒是不會限製百姓圍觀。畢竟,秣陵城裏的百姓,對於偉大而仁慈的吳侯,始終懷有感激之心。

這種能夠狂刷聲望,鞏固民心的好機會,孫策自然不會錯過。

留守的從事祭酒張紘帶領著秣陵城中一眾文武,出城迎接孫策。孫策笑眯眯的跳下馬,一一扶起諸人,口中自然是不花錢的各種鼓勵。

隨後,孫策又跳上馬,與眾人一同入城。

孫策一入城,城中便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周圍文武,無不感慨,吳侯在秣陵得民心之深。

孫策麵帶笑意,不時的對街道兩旁圍觀的百姓招招手。

這樣子倒是頗有些像後世閱兵似的。

回到了吳侯府,也就是被人們私下稱作“建業宮”的地方,孫策自然少不得要與麾下的文武一同宴飲一番。

當此間事了,孫策終於回到內院時,已然到了下午。

孫策先去給母親吳夫人請安,隨即便和一眾妻妾廝混在一起。

連續十數日,孫策都窩在後院裏,與妻妾們嬉戲取鬧。至於一眾衙門官署的搬遷之事,孫策一股腦全部都拋給了長史張昭和從事祭酒張紘負責。

流連花叢多日,孫策也不禁感歎自己的女人有些多。

光是有名分的妻妾,就將近十個。除此之外,如保鏢趙夫人和趙靈兒母女一般的,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