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過飛沫傳播,臨床上有急起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髒病患者易並發肺炎。本病的治療,西醫尚無確切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症處理為主,重點是解熱止痛與防治繼發細菌感染。至於少數肺炎型、中樞神經型的重症病例,則分別參照病毒性肺炎、腦炎的治療原則處理。流行性感冒相當於中醫“時行感冒”範疇,主要是指具有傳染性的時行疫邪病毒侵襲人體而致病者,多由四時不正之氣,天時疫癘之氣流行而造成。治宜清熱解毒。
正柴胡飲
“組成”柴胡、赤芍各10克,防風9克,陳皮、甘草各6克,生薑3片。
“製法”水煎2次,取藥汁混合。
“功效”疏風清熱。
“用途”適用於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劑,分3次口服,幼兒酌減。
清熱解毒飲
“組成”金銀花18克,連翹、元參、魚腥草、牛蒡子各15克,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生石膏各30克,黃芩、桔梗、白芷、葛根、蟬蛻、白僵蠶各12克,甘草6克。
“製法”取清水1000克,將藥物放入藥鍋內浸泡15分鍾後,大火煮沸,小火煎15分鍾,濾渣取汁500克,每劑藥煎2次,共取藥汁1000克。
“功效”清熱發汗,解毒利咽。
“用途”適用於流行性感冒高熱症。
“用法”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溫服。年老體弱者及兒童減半服用。服藥期間,禁食辛辣刺激之品,以清淡飲食為主,並多飲開水。咳嗽、吐痰色黃者加炙百部12克,桑白皮15克;咽喉腫痛者加山豆根、射幹各10克;肢體酸痛者加羌活、獨活10克。
疏風解毒湯
“組成”生石膏(先煎)10~40克,薄荷、生甘草、荊芥各5克,一枝黃花、金銀花、連翹各10克,板藍根、大青葉各12克。
“製法”水煎2次,各取藥汁100克。
“功效”疏風清熱解毒。
“用途”適用於流行性感冒高熱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或多次溫服。
三黃石膏湯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淡豆豉各9克,麻黃8克,石膏(先煎)40~50克,生薑3片,大棗3枚,細茶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清熱解毒,發汗解表。
“用途”適用於流行性感冒高熱症。
“用法”每日1~2劑,分2次服。伴咽痛者,以三棱針點刺少商、商陽(雙穴)出血1~2滴,方加元參9克,重樓6克;便秘加大黃10克。
加減麻黃湯
“組成”麻黃、杏仁、甘草各10克,桂枝15克。
“製法”上藥溫水浸泡40分鍾,水開後煎15分鍾,煎成藥汁約200克。
“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用途”適用於流行性感冒。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有肺炎者可加魚腥草、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連翹各20克。
清解湯
“組成”佩蘭6~10克,綿茵陳12~18克,通草3~6克,蘆根18~30克,石菖蒲、淡竹葉、青蒿(後下)各5~8克,生石膏20~40克,青天葵6~12克,生甘草3~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