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冠心病是一種40歲以後較為多見的心髒病。中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的逐漸衰退,如果對鈣質攝取不足,會導致鈣質從骨組織中大量釋出,這一方麵會造成骨質疏鬆,另一方麵會使骨組織中的膽固醇等物質大量釋出並沉澱或附著在血管壁上,加重血管硬化,從而影響人體血液循環。冠狀動脈是供應心髒血液的血管,如果在此血管的內膜下有脂肪浸潤堆積就會使管腔狹窄,堆積越多狹窄就越嚴重,如此限製了血管內血液的流量,血液是攜帶氧氣的,如心髒需氧增多或血流減少到一定程度,就會使心肌缺乏氧氣,不能正常工作。本病相當於中醫“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範疇。可分六種證型。①心血瘀阻型:症見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舌質紫暗苔薄白,脈沉澀。治宜活血化瘀。②痰濁壅塞型:症見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短喘促,舌淡紅、苔濁膩,脈滑。治宜祛痰化濁。③陰寒凝滯型:胸痛徹背,感寒痛甚,胸悶氣短,心悸,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治宜通陽散寒。④心腎陰虛型:症見胸悶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酸膝軟,頭暈耳鳴,舌紅或有紫斑,脈細數或細澀。治宜滋陰補腎養心。⑤氣陰兩虛型:胸悶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麵色少華,頭暈目眩,遇勞則甚,舌紅有齒印、苔薄少,脈細弱無力或結代。治宜益氣養陰。⑥陽氣虛衰型:症見胸悶氣短,甚則胸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舌淡白或紫暗,脈沉細或沉微欲絕。治宜益氣回陽。
益氣活血祛風通絡方
“組成”黃芪30克,葛根30克,丹參30克,炒棗仁30克,前胡12克,細辛3克,羌活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活血,祛風通絡。
“用途”適用於冠心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二參通脈方
“組成”太子參30克,玄參30克,黨參30克,赤白芍各12克,鬱金10克,娑羅子30克,丹參30克,細辛3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化瘀通滯。
“用途”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胸悶氣短心悸。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益氣溫陽化瘀湯
“組成”當歸20克,生地20克,桃仁25克,紅花9克,牛膝9克,赤芍12克,枳殼6克,川芎6克,桔梗6克,附片6克,柴胡3克,甘草3克,人參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溫陽,化瘀通脈。
“用途”適用於冠心病心肌梗死。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氣滯血瘀柴胡加至9克;氣虛血瘀型重用人參至30克,另頓服;陽虛血瘀厥逆型附片用至45克,另煎均分3次服。
銀杏葉湯
“組成”銀杏葉6克。
“製法”用上藥加水300克,煎至150克。
“功效”活血養心。
“用途”適用於冠心病,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定,舌質紫暗,脈沉澀。
“用法”頓服。
冠痛靈湯
“組成”人參10克,黃芪30克,丹參15克,川芎10克,雞血藤15克,藏紅花1.5克,鬱金10克,枳殼10克,三七3克,琥珀末2克,石菖蒲15克,決明子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活血,通脈止痛。
“用途”適用於心絞痛氣虛血瘀型。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冠脈寧
“組成”黨參25克,麥冬20克,五味子15克,紅花15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瓜蔞20克,薤白15克,桂枝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通痹。
“用途”適用於冠心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30日為1個療程。氣虛重者加黃芪;血虛重者加當歸;血瘀重者加桃仁、川芎;陰寒重者加附子、細辛、麻黃;氣滯重者加木香、元胡;痰濁重者加葶藶子、半夏;陽虛加肉桂。
補腎化瘀湯
“組成”淫羊藿15克,桂枝15克,黃芪30克,太子參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丹參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