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時代
作者:俞敏洪
同濟大學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沒想到同學們把我如此“高大”的形象放在大屏幕上,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所以我相信同學們看到我的第一眼一定感到非常失望。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非常普通的,我們很多時候會發現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東西,跟我們未來的幸福和成功其實沒有太多的聯係。比如,相貌、家庭背景、大學排名、成績……所有這些因素可能有部分是對的,但大部分基本無效,比如說相貌。
如果說一個人的相貌和成功有關,那就不會有馬雲和阿裏巴巴,因為如果在座的同學認為馬雲長得好看,那一定是審美出了問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相貌好看的人就做不成事情,比如說,另外一位大家比較熟悉的公司老總——百度老總李彥宏就非常英俊瀟灑,他所有的照片看上去都像電影明星一樣,他也取得了成功。所以不管相貌如何,都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自己風度和氣質的培養,自己胸懷的擴展以及對理想目標堅定不移的追求。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會慢慢變成你的智慧,所有這一切才是構成你成功的真正的本質。
那麼成功和家庭背景有沒有關係呢?我們常可以看到一些權貴富賈出身的人,他們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時你會心存不滿,你會說,這個世界怎麼會對我這樣,為什麼他什麼都有,而我什麼都沒有?我在大學裏也有過這種很正常的心理。比如,我的同學有部長的兒子、有大學教授的女兒,而我卻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三次高考後才走進了北京大學,並且是穿著布衣挑著扁擔走進去的。你會發現你總趕不上他們的狀態,倒不如說趕不上他們的腳步。你會發現可能他們停下來一輩子什麼都不做,他們所擁有的東西都比你多。
但是同學們,你們要記住一個真理,人生總是往前走的,我們要走一輩子。我們不隻走過大學、研究生,我們可能走到80、90歲,雖然走到那時,人生到底怎麼樣你是不知道的,但是走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當然,有的同學會說,你進了北大就已經很成功了。確實,北大增加了我很多成功的因素。比如,因為北大讀書氣氛很濃厚,所以我讀了很多書,思維變得很敏銳。北大確實有人文的環境,蔡元培的銅像就豎立在未名湖邊上,但是每年進北大的有好幾千人,出北大的也有幾千人,能夠成功的到底有多少呢?事實上,北大學生成功的比率並不比任何一個大學的學生成功的比例高。
所有的成功意味著你大學畢業後要進一步付出努力,如果大學就意味成功的話,那麼也就沒有馬雲了。我跟馬雲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高考考了3年,我也考了3年,他考的是英語專業,我也考的是英語專業,第三年我去了北大,他去了杭州師範學院。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沒聽說過這個學院,那我覺得我這輩子應該比他更加成功吧,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從今天來看,阿裏巴巴上市的市值就是新東方的3倍,而我除了做成一個新東方便什麼都沒了,可他不僅有阿裏巴巴,還有淘寶網、支付寶……所以,你未來的成功和你上什麼大學沒有什麼聯係,隻不過以後出國就業更加的容易一點。一輩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學為你奠定了基礎,但不能決定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