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主動(1 / 2)

秦國公這樣明明白白地說出來。

秦三爺心裏更是難堪又難過。

秦錚也隱隱有幾分明白了。

隻有秦錦聽得雲裏霧裏懵懵懂懂的。

他在龍禁衛裏隻是個小嘍羅,根本體會不到朝堂裏的風朝雨勢,但也還是覺得祖父這辭官的想法太突然了。

好好的幹嗎上乞骸骨的折子?皇上如果準了祖父是不是也要回錦州?

秦錦疑惑的目光從祖父身上掠到三叔身上,再到大哥身上。三人這會兒都一副你懂我懂的神情,他臉上一紅就不好再問了。

片刻的沉默過後,秦三爺首先咬著牙勉強讚同父親的決定,繼而秦錚也點頭應了聲。秦錦便也隨大流似地應了聲是。

其實秦國公如今雖說還在朝堂掛著職,但威信早已大不如前了。

如今的兵部尚書何恒仗著長公主的勢,在皇上有意地縱容下,已隱隱在朝堂形成另一股勢力。

這股勢力並不比秦家在朝的勢力小。

或許秦國公選擇在這個時候退隱,表麵上看是折損了自家的實力,實際卻能讓皇上消除一部分誡心,那也是好的。

因此翌日早朝上朝臣們皆驚訝地看著秦家祖父孫仨像唱大戲一樣唱了一出又一出。

龍椅上皇上臉色變了幾變,終是駁了秦國公要乞骸骨的折子,準了秦錚作為欽差衛隊之一出使南豫,至於為秦錚請封世子的折子則留中不發,直言等他從南豫國歸來再議不遲。

接下來皇上便讓眾卿舉薦去南豫國辦理交涉的人選。

這次與上次去西冥國的情況不同。

這個人選不好選哪。

年紀輕資曆淺的朝臣到時肯定鎮不住場子,同時也會讓六皇子覺得大都朝輕怠了他;年老得高望重的朝臣又不一定經得住這長途跋涉之苦,萬一在路上磕著了病著了出了意外豈不耽擱了大事?

當然文官去了更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萬一跟六皇子談崩了被六皇子派人暗地裏追殺保不了命咋辦?而武官的嘴皮子又不夠利索,或許本來可以用言語解決的交涉因為武官們不會說話導致兩國兵戎相見就更得不償失了。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朝臣們紛紛諫言要一文一武兩位老臣帶領衛隊出使南豫國。

但誰和誰去呢?

這畢竟是趟很危險的差事,並不是所有朝臣都願意冒著腦袋搬家的危險來爭取這一份功勞。

所以一時間並沒有朝臣冒然舉薦誰誰誰。他們甚至覺得年輕的定遠將軍肯定是腦袋被門縫縫夾了,才會主動請纓去那麼危險的地方。

同州之戰時雖然也危機重重,但畢竟是在自己的國朝,有幾萬將士陪著共禦外敵,身後還有千千萬萬的子民做後盾。

這次去南豫國卻是孤軍深入敵朝,四周皆是明槍暗箭。那蕭賊既然敢逃去那裏,指不定早就做好了準備,正等著他們自投羅網呢。

上首皇上的視線堪堪掃過來。

眾朝臣均屏息凝氣垂首作苦思狀,誰也沒有說一個字。

大殿裏氣氛壓抑至極。

秦三爺幾次嚅了嚅嘴,卻在看到前邊父親的背影後歇了心思。

皇上神情難堪,右手攏著空心拳頭在嘴邊輕咳了兩聲,語氣微慍地道:“怎麼?偌大的朝堂,竟然找不到一位替朕分憂的臣子,朕要你們還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