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初步探索
高教研究
作者:馬春燕 楊昭 王永剛 田秀平
【摘要】自恢複研究生招生以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已進入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工作重點已由擴大規模的外延式向提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轉變。本文從生源質量、過程管理、導師隊伍建設、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心理素質教育、培養質量評估體係等方麵探析了如何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關鍵詞】提高 研究生 培養質量
自1978年恢複研究生招生以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由1978年的1.07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53.82萬人。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預計到2020年,我國在學研究生數將達200萬人。我國已進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點已由擴大規模的外延式向提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轉變,即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本文從生源質量、過程管理、導師隊伍建設、心理素質教育、培養質量評估體係等方麵探析如何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從事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提供參考。
1、從源頭抓起,提高生源質量
1.1從本科入手
為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可考慮從本科教育入手。首先,高校應鼓勵或要求本科生多參加專業相關的學術講座和交流,使他們更深入了解自己所學專業攻讀研究生後的就業方向和發展空間,打好專業理論課基礎,明確上研目的。其次,在本科階段可通過實驗室學習、參加社會實踐、單位實習等方式提高動手能力,為學生在研究生期間能很好設計論文做好鋪墊。同時,也要在本科階段注重引導學生德智體全麵發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2做好招生宣傳工作,把好入口關
為提高生源質量,一方麵研究生招生工作者應加大招生宣傳力度,有針對性的在部分院校召開招生谘詢會,詳細介紹招生專業情況,突出地方對招生專業研究生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並用就業率數據說明,突出本校招生優惠政策以爭取優秀生源,如招收推免生、報考第一誌願者公費、設立獎學金等。另一方麵,要加大複試麵試成績比重。為避免出現高分低能,在複試麵試環節,要規範程序,提高麵試水平,加強過程監督,使複試真正能夠做到擇優錄取,把好研究生入口關,保障生源質量。
2、嚴格過程管理,把好研究生出口關
2.1完善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是整個研究生培養過程的指導性文件,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學術碩士與專業碩士是研究生培養的兩種不同類型。因此,製定研究生培養方案要針對學術型研究生與專業型研究生的不同培養特點,科學、合理、規範,能體現本學科的內涵,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優勢,又要根據學科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不斷進行更新,也要注重培養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適應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外語水平等。
2.2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乎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高低。在課程設置過程中,應根據社會需求,結合相關學科的國際發展趨勢,及時對所開設課程及課程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補充與完善,增強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課程教學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一方麵可成立教學督導小組,采用集中普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辦法檢查監督,從而提高教師對研究生課程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麵可建立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係,綜合研究生網上評價、教學督導評價等評價結果,評選獎勵先進教學典型,督促鼓勵落後教師。
2.3積極開展實踐教育
實踐教育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它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生產實踐。為培養碩士生教學能力,可在第三至第五學期中組織研究生參加教研室的教學研究活動,承擔大學本科的部分教學工作,包括部分專業課的課堂講授、實驗實習、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等。研究生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有關生產的調查研究工作,尤其是跨專業學習的研究生,還應組織參加一定的生產實踐活動,以了解社會,了解生產實踐專業的需求,並增加一定的感性認識。對所參加的活動,要求研究生及時提交心得體會報告,並納入考核指標,對考核不合格者不準畢業。
2.4嚴把學位論文質量關
學位論文是全麵衡量研究生畢業水平的主要因素,嚴把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關是保證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基本前提。高校的學位論文評定委員會應切實發揮作用,指導學科組認真做好學位論文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論文答辯等工作,保證研究生論文具有創新性和可實施性,並采用各種措施,如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雙盲評審製、建立學科專家庫,隨機選擇答辯委員、答辯委員論文質量保證責任製、導師回避製等,實現答辯公平公正,進而從根本上保證學位論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