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針對中國動漫產業的SWOT分析(1 / 2)

針對中國動漫產業的SWOT分析

理論研究

作者:方誌超

【摘要】動漫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發展動漫產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進行了剖析,旨在明晰產業環境,探析產業前景。

【關鍵詞】中國 動漫產業 SWOT分析

2011年,伴隨著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的國家戰略,動漫產業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據統計,2010年,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達470.84億元人民幣,比2009年增長了27.8%,而2011年全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共435部分鍾,比2010年增長18%。

動漫產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一係列問題也暴露出來,其中既有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積弊,也有大方向產業環境方麵的阻礙,慎重分析我國動漫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將有利於認清問題,促進我國動漫產業在更高層次上取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一、中國動漫產業的競爭優勢

(一)動漫創作素材豐富

中華文化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原始素材,對於動漫產業同樣如此。在中國動漫發展史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其選材都是來自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或經典名著,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等,豐富的可供開發的素材是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

(二)動漫製作技術進步

自我國實行“科教興國”戰略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有諸多先進技術被運用到了動漫創作之中,為動漫作品的生動性和感染力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3D動畫製作技術,其中近年國產3D動畫作品的代表作《秦時明月》,更是以其精致的畫麵贏得了廣大受眾的青睞,並且在國際國內奪得了多項動畫大獎。

(三)動漫原畫水平較高

我國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是美國、日本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動漫產品的主要代工國,一些享譽國際的動畫作品,如《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其原畫加工環節很大部分是由我國的原畫加工人員完成的,在長期的對外提供原畫加工的過程中,磨練了一大批國內技術過硬的原畫加工製作人才,他們無疑能為我國的原創動漫提供具有國際水準的原畫加工。

二、中國動漫產業的競爭劣勢

(一)動漫人才結構不合理

所謂的動漫原創人才不僅指動漫製作人才,同樣包括處於動漫作品產銷鏈上各個環節的專門人才。我國國內現在不乏動漫加工人才,但是給動漫產業注入活力的創意人才和營銷人才卻存在巨大缺口,所以目前“有創意卻無經營”和“過度經營低端劣質作品”的情況在國內屢見不鮮,人才結構的不合理直接導致了動漫作品從創作到市場運作的鏈條的斷裂。

(二)創作思維落於窠臼

業界和政府對於動漫產業鏈的拓展方式的認識過於死板,而導致內容輸出渠道的單一,這樣的窘境以對傳統素材的無節製反複加工表現出來,“為已有的人物造故事”、“為成功的故事續新篇”、“為已有的故事換媒介”,導致整條產業鏈僵化。不僅如此,作品創作過程中對產品要素的淡漠,又直接導致了產品開發困難,促成了產業鏈的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