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
理論研究
作者:謝斌
【摘要】本文結合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黨建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推進國企黨建工作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 黨組織建設 創新
一、引言
適應社會發展,響應時代要求,新時期的國有企業黨組織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和領導下,立足於新《黨章》,結合新實踐,把黨建工作與企業領導班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取得了很多黨建工作理論和方法的突破,促進了黨建工作的新提高,但是‘以黨代政”、“弱黨強政’等現象在一些企業內仍很突出,使得黨建工作沒能很好地推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二、當前國有企業黨建麵臨的困境
(一)“重經營,輕黨建”的觀念在國有企業黨建中普遍存在
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國有企業多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普遍認為黨建工作多理論化、教條化,少實效,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把主要精力和企業資源用於“抓經營”、“抓管理”上,而“輕黨建”,直接導致了部分企業領導幹部把抓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分離,使企業黨建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受到諸多限製。主要表現在:對企業黨建工作重視不夠,黨的機構建製、人員配備以及配套經費不落實,有的企業還把黨建工作機構與其他科室合並;製度建設特別是激勵機製、交流晉升機製不到位,甚至個別企業黨務幹部被冷落,經濟待遇比同級的搞經濟的幹部低等,致使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遠遠落後於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二者不協調性矛盾突出,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
(二)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機製轉換、跟進不到位的矛盾突出
一是黨組織在現代企業製度下參與企業重大決策內容和程序不明確,嚴重削弱了黨組織在正確引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方向和保障職工民主權利,維護職工合法利益方麵的作用。二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以我為主”的觀念比較普遍,多偏重思想政治建設和理論學習,這與營造企業文化,圍繞企業改革和發展開展活動對接不夠深入。三是黨建工作中的民主生活會製度、述職述廉製度及對企業領導幹部的監督製度不健全,嚴重影響了黨組織保證監督作用的發揮。四是黨建工作還停留在“等文件、等指示”的被動模式,缺乏主動性,對新形勢、新情況主動認識不足。
(三)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隊伍普遍存在老化
國有企業在經營績效的壓力下,許多企業的基層黨建工作人員存在“兼職化”、“老齡化”以及後備人才不足的問題。黨建工作人員“兼職化”是指基層黨務工作人員多是兼職的,這必然在從事基層黨建工作時難以做到“思想、工作、精力”三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成效;黨建工作人員“老齡化”是指國有企業在改革中,不少企業把要安置的老弱人員多安排到黨建工作隊伍,使從事黨務工作的老同誌多,而年輕同誌少。這容易在黨建工作中與青年黨員和群眾產生心理距離,尤其是目前廣大職工利益形態存在明顯的多元化的情形下,而難以了解基層年輕黨員和群眾的思想動態和要求,嚴重削弱了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三、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建議
(一)堅持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麵提升企業軟實力
堅持國有企業內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就是堅持黨的領導,是鞏固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關鍵,是不容動搖的原則。然而在新形勢新環境下,部分國有企業人員,包括一些黨務工作者,卻對這一根本原則缺乏正確認識:一方麵一些國有企業管理者不能正確看待黨組織的作用,忽視黨組織在政治、經濟或社會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另一方麵部分黨務工作者仍沉湎於黨管一切舊格局,不能隨勢而變,及時通過學習改進工作方法,找準工作定位,而是熱衷於讓黨務人員抓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或將其他專業技術能手充實到黨務工作隊伍中來樹立黨組織威信。
國有企業也是企業,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也必須與企業特性緊密關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根本出發點應該在於全麵提升企業軟實力,使黨務工作成為國有企業處處不可或缺的潤滑劑,使企業正常運轉凝聚而不固化、飛速而不發散,才能切實體現出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政治核心地位作用。
(二)把握領導人員管理工作的著力點,保證黨管幹部原則落到實處
國有企業黨組織要積極探索在企業選人用人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把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與董事會依法選聘經營管理者以及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有機結合,把組織考察推薦與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有機結合。規範工作流程,保證黨管幹部原則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