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莊周夢蝶”中的“蝶”意象(1 / 3)

淺析“莊周夢蝶”中的“蝶”意象

體育與藝術

作者:於巍

【摘要】在《莊子》這部著作中有許多寓言故事,在這些寓言故事中湧現出一係列文學意象。“莊周夢蝶”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寓言。而其中“夢”和“蝶”的意象是眾多意象中被後世文人引用最多的意象,也是文學史上最為經典的意象。本文就其中“蝶”的意象作一個簡要分析。

【關鍵詞】《莊子》 莊周夢蝶 文學意象

意象是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和美學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中國傳統抒情文學的重要範疇。意象是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的有機統一體,是藝術家對物象從感性到理性進行概括集中,提煉升華的具體過程。意象以有限的形式負載著無限的意義內涵和豐厚的文化內容。《莊子》中的“蝶”意象就是這樣一個言與意的統一體。

一、“蝶”意象的形成

“蝴,原本作‘胡’,《玉篇·蟲部》:‘蝶,胡蝶。’《字彙·字彙補》:‘蝴……蝴蜂蝴蝶,古惟單胡字,後人加蟲。’《正字通》:‘今蝴蝶本作胡,俗加蟲作蝴。’”蝶最初是作為一種生物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而後隨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蝶慢慢進入文學的視野。在中國文化中,蝶不僅是自然之物,更多的是作為自由自在的象征翩翩飛舞在人們的心靈世界。

蝶作為自由象征的源頭最早是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中,“這也是蝴蝶首次出現在中國文人的文化視野裏”,之後被眾多文人所引用,成為經典意象,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莊周夢蝶”在《莊子·齊物論》篇提到:“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這主要是說,莊周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翩然起舞的蝴蝶,沉浸在這悠遊飛揚的愜意之中,而渾然不知莊周為何物。結果醒來後發現自己仍然是莊周,而夢中的蝶卻已經不知去向。於是莊周發出一個天問:到底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莊周?莊周與蝴蝶是有分別的,但在夢中卻無法區分,這就是大道物化的作用啊!

《莊子》中的“蝶”意蘊無窮,它承載著莊子的思想在文學史上遨遊,曆代文人對其理解和解讀更加豐富了它的意蘊。

在莊子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文人們往往引用“莊周夢蝶”的故事來抒發他們人生如夢、變化無常、時光易逝的惆悵與感歎。“在六朝至唐宋的詩文中,莊周夢蝶的內涵由哲理性演變為情感性”。“唐宋之後,莊周夢蝶典故在戲曲和小說中被俗化,已經與莊子的哲學思索本身,與漢魏唐宋詩詞化用夢蝶表達的惆悵或恬淡等人生感悟大異其趣,更多地表現了市民道德意思和社會庸俗的一麵。”到了近現代,由於新詩的興起,蝴蝶在作品中或作為詩境中自然景觀的要素或作為文化原型代表源遠流長的愛情、親情和人情的精神等,在個性的詩人筆下,構成新詩中色彩斑斕的詩篇。

二、“蝶”意象在《莊子》中的重要意義

“蝶”意象在《莊子》中有何意義呢?在莊子生活的時代,社會處於激烈的動蕩之中,諸侯戰爭,臣弑君之事層出不窮,道義被赤裸裸的的暴力所代替。麵對這樣的社會現實,莊子不能直言其物,因為直敘衷腸是沒有人能夠被理解和在意的,他不得不用夢的形式來曲折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張。莊子在社會中不被理解,與當時的社會溝通產生了障礙,不得不去尋找一種心理平衡。而他所尋找的這種平衡,正是蝶這個意象可以表達的東西。“在榮格看來,一種象征,無論是出現在夢中還是出現在白晝生活中,都同時具有雙重重要意義。一方麵,他表現和再現了一種受到挫折的本能衝動渴望得到滿足的願望;另一方麵,它也是原始本能能量引導到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中去。”而“蝶”意象正是莊子思想的象征。

“蝶”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它象征著自由、美麗及快樂。這一意象符合莊子的情趣,當莊子在夢中聚精會神地觀照這一孤立絕緣的蝴蝶,並用情趣貫洽其中時,就產生了這樣一種能表現他內在生命情趣的形象直覺——蝶的意象。此蝴蝶已非彼蝴蝶矣,它是一種形象直覺,而非客觀物象,是體現了莊子“物化”境界的有意味的形象,更是莊子達到“逍遙遊”的審美自由境界的載體。

隨著曆代學者對莊子思想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其寓言中意象的研究不斷完善。但其中對“蝶”意象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筆者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莊周夢蝶”中的“蝶”意象作進一步探討。

三、“蝶”意象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