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前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工程建設
作者:王洪利 王丹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築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建築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如何規範建築企業管理,切實提高工程質量。
【關鍵詞】建築工程 質量管理 問題 對策
一、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概述
1.建設工程質量控製的目標
建設工程質量控製的目標就是通過有效的質量控製工作和具體的質量控製措施,在滿足投資和進度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工程預定的質量目標建設工程的質量首先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關於工程質量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規範等有關規定,尤其是強製性標準的規定。這也是明確了對設計、施工質量的基本要求。從這個角度講,同類建設工程的質量目標具有共性,不因其業主、建造地點以及其他建設條件的不同而不同。建設工程質量控製的目標就是實現以上兩個方麵的工程質量目標。由於工程共性質量目標一般都有嚴格、明確的規定,因而質量控製工作的對象和內容都比較明確,也可以較準確、客觀地評價質量控製的效果。因此,在建設工程的質量控製工作中,要注意對工程個性質量目標的控製,最好能預先明確控製效果評價的方法和標準。另外,對於合同約定的質量目標,必須保證其不低於國家強製性
質量標準的要求。
2.加強建築工程質量管理重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信譽已成為企業的共識。無數的事例表明,一個施工企業乃至項目所完成的工程質量好壞,將會嚴重的影響到企業的日後發展。不注重施工質量管理,不著力打造企業品牌,就不可能贏得市場,企業最終被市場所淘汰。加強對建築工程的質量管理,利於從整體上掌握建築工程的建設方向,確保建築工程按時按質完成,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意外安全事故的發生。由此可見,加強建築工程的質量管理,優化質量管理水平,對推動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當前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比較完善的管理體係。企業建築大多沒有形成目標明確的、統一而專業化的質量管理體係,包括現代化的管理方式與有力的監管體係。
2.企業建築工程沒有形成完善的質量管理法律法規。除了政府的《建築法》的頒布外,企業沒有形成更為詳細、更適合本企業建築的質量管理法規,無論是宏觀或是微觀的監管都得不到落實。但從實施至今,《建築法》也
3.管理人員質量意識不強。一方麵,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薄弱,沒有對質量問題給予適當的重視,無法很好地開展質量管理工作。另一方麵,技術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偷工減料等違規的操作,影響工程的質量管理。
4.政府質量監督性質與現行監督方式不相適應。由於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形成的包辦式的監管方式的慣性思維仍在延續,監督人員習慣於過去那種質量檢查員的角色,習慣於簽字認可,習慣於對實體質量評頭論足,習慣於發號施令。因此現行的質量監督方式仍停留在對實體質量直接監督為主、參與大量隱蔽工程檢查的層麵上,政府質量監督的執法性質沒有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