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就要快了。”
而與此同時,啟封城的空已經放明。
在這剛剛露出朝陽的清晨早上,有數位百家中人額外受到田安的邀請,請其入宮。隻為鑄造一柄下第一的神兵利器。
分別是——劍之尊者,墨家徐夫子;
雷動風舉——形勢家,岐伯;
東皇副席——陰陽家,焱妃;
——形法家,俞拊;
——昆侖家,甘公;
以及最後的壓軸的下第一評劍師,鑄家的聖賢——風胡子。
“好像來的不少大人物,這是把全世界的鑄劍高手都請了過來吧。”少司命道。
皇宮上林苑中的上台,原本是為了祭祀神而存在的。此時卻羅列著坐席,少司命便是其中之一。
她並未坐著,而是站起台邊握著一柄玉如意,目光認真打量。
“不過好像有老鼠躥出去了,還在地下打洞。”她忽然道。
“我知道。”
“看來是女弟多嘴了。”
她本就是不善言語的人,提醒完也不怎麼想話了。她看著台下,台的前方是一個熊熊燃燒的巨大八卦爐,沛然的靈力從下方的八大孔侗中吞吐,全部被爐心的六色火苗全部吸納。火苗沒有什麼變化,但依稀可以看到那爐底流淌的金色液體卻在愈加璀璨。
“始皇帝的十二金人。”
少司命嘴上的雖然是疑問句,但卻是肯定的語氣。
“昔日,秦始皇二十六年,他那時江山一統,但卻更想千秋萬代,萬世一係。於是便收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一旁李澤華道,“這收繳下兵所鑄成的十二金人,本身也就承托這個世界的兵道,最為新劍的根基最適合不過。”
的金人重達三十噸,大的金人則在八十七噸以上。但這加起來足有一百八十萬斤重的金屬熔煉到最後隻剩下一層璀璨的金色液體。
“七返九還之術?”少司命眼前一亮。
七返九還,是道家修行法,也是煉丹術。
一生水,地二生火,三生木,地四生金,五生土,此五行生數也。五行運化,機緘不已,四時行而百物生焉。
是物質與精神的分離,到後來也能是二元的合一。
這八卦爐雖是李澤華之物,但操控這丹爐的卻是當世六大鑄劍大師。每個世界都有其獨到的特色,而且術業有專攻,別看李澤華半步真仙,但真論起技巧還不如下方六人。
“但隻是這些還不夠吧。”少司命看了看後道。
“的確不夠,但這麼多年下來我還是攢了些許資本。”
看著金液徹底成形,然後不用鑄劍師的提醒,李澤華從內地取出自己原本所有的十六柄古劍扔了進去,瞬間融入金液不見動靜,但他表情不變,又扔去二物。
一者是他建造萬界通訊時所淘到的,來自風雲世界的劍界碎片,上麵印著部分玄陰宿劍的劍意。
二者是國常立尊的本命法寶,之高市經緯樞玉柱。